最新!中国百强城市排名更新:40城上升,35城下跌

一年一度的重要会议,刚刚落幕。
经济增长、就业、民生、教育、立法等等,每一项都事关重大。
而中国GDP正式突破100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的闪亮成绩,少不了各个城市的努力拼搏。
疫情突击的2020年,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船长特意整理了过去一年中国GDP百强城市名单,得以观察宏观格局下的城市变迁。
1
下图是完整的2020年中国GDP百强城市榜单:


从GDP总量来看,上海、北京两个超级城市依旧排在前两位,且是仅有的两个GDP超过3万亿规模的城市,霸主地位不可撼动。
2万亿元档位的有4个城市,分别是深圳、广州、重庆、苏州。尤其是苏州,GDP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中国最强地级市依然强势。
1万亿元档位的城市扩张至17个。其中南京反超天津,首次杀进前十强。青岛反超无锡,长沙反超郑州,万亿城市的厮杀,激烈万分。
泉州、济南、合肥、南通、西安、福州6个城市,都在2020年突破万亿,也让中国的万亿城市数量一下增加到23个。
而这6个城市的差距也不大,泉州仅领先济南17亿,合肥仅领先南通9亿,南通仅领先西安15亿,而西安仅领先福州3700多万,差距都在毫厘之间。
2021年的万亿城市排名,势必会再次变化。
万亿城市之后,仅有东莞位于9000亿档,排在24位。
排在25位的烟台,GDP总量掉到了7字头,与头部城市的差距已然拉开。与烟台同处7000亿档位的还有常州、徐州、唐山、大连,都是实力强劲的地级市。
6000亿档位的城市有7个:温州、昆明、长春、沈阳、厦门、扬州、绍兴。东北最强的2个省会城市,已经与江浙的二线城市同一级别了。
前50名的城市,门槛升高至4500亿元,这让贵阳、太原2个省会城市,都无法挤进前50名中。但靠着高增速,贵阳今年晋升前50的机会很大。
而整个百强城市的门槛,也提高至2800亿元,比2019年的2700亿提高了100亿元之多。
当我们把百强城市的GDP总量相加,其总和达到72.05亿元,已经占到中国GDP总量的70%,前50的城市占比也达到54%,马太效应正在显现。
2
我们再来看一看城市的经济增速。

经济增速前20名,都超过了4%,远超国家平均水平。其中,经济增速排在第一位的,是云南的曲靖,增速高达6.6%。
而福建成为最大赢家。前5位中有3个城市都来自福建,厦门增速5.7%、龙岩5.3%、福州5.1%,成绩斐然。
在观察这些城市的区域分布,东部省份占了10个,西部省份占了7个,中部仅有3个。与省会城市中西部城市占比高对比,东部城市的活力和深度,依然远超中西部。
若我们把范围扩大至全国300多个城市,GDP增速排在第一位的依然来自东部——浙江舟山。2020年,舟山增速高达12%,且创下12年来新高。
此外,百强城市中还有6个城市经济增速为负值,分别是:商丘-0.8%、鄂尔多斯-2.9%、漳州-4.1%、武汉-4.7%、宜昌-4.7%、襄阳-5.3%。
湖北的3个城市负增长很好理解,作为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地区,能强势挽回一季度的深坑,已实属不易。
而这其中,漳州的表现最为诡异,这也是福建省唯一一个负增长的城市。


从上面两张图对比看,1-9月份即三季度之前的漳州经济增长,都是正常增长,GDP增速也恢复到了2.8%的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