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跌幅超10%,基金却赚了5%…用的是这个方法
这是上百年来,无数专家、学者、研究机构、投资大师、民间股神……孜孜追求的目标。
2
赚钱其实很简单,就是低买高卖。
赚钱其实很困难,因为买不在低点、卖不在高点…判断不出何为低、何为高。
如果按照之前投资者是理性人假设,以PE(股价跟每股收益率比值)、PB(股价跟每股净资产比值)来判断价格高低的话,那会亏得一塌糊涂、估计裤衩都赔没了。
所以大家发现在投资/投机市场,人是非理性的、是情绪化的,于是就出现了行为经济学…通过行为和情绪来判断资产价格的高低。
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是,当菜市场的大妈都在谈论的股票的时候、股价也就到顶了。
行为经济学的问题是无法定量化,带有很强的主观判断:选择什么样的大妈为观察对象呢?有多少大妈谈论才叫多呢?大妈谈论的热度如何衡量呢?大妈的谈论跟股价高低的关联度如何确定呢?
因为无法定量,所以只能靠猜、蒙、个人感觉…也因此无法复制推广,于是又出现了共识理论。
共识产生价值,SB的共识也是共识…哪怕是一坨翔,只要大家共同认为它有价值、就会有人出高价购买。
比特币是“共识产生价值”的极致体现。
只是一串数字密码,不能创造任何增量财富、也没有国家机器的强力保障,就凭借着“大家都觉得它有价值”的理念,每个的价格就可以冲击6万美元。
可它的问题是,共识一旦崩塌、价值则一文不值。
比特币是成功了(只是目前看成功了),可其他许多数字货币却因为共识没有建立或共识建立后又崩塌了、而分文不值。
赚钱是一门玄学?赚钱全凭运气?赚钱就是占卜算卦、身不由己?
因为无法把控,所以看到了太多的似是而非:
所谓择时,其实就是追涨杀跌;
价值投资,买入万年不涨的低估值股票;
长期持有,就是高位站岗、深入套牢;
股票赚钱了,其实就买了300股,赚了几百块;
股票涨停了,不过是买了20只股,其中一只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