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内战,这家公司竟然越撕越强?不科学啊
由于某种我们很难理解的“科学原理”,在一八几几年的时候,酒类被认为是阵痛止咳、治疗感冒的绝佳良品而被美国医院广泛推荐。
这种治疗方式到底能不能把感冒治好咱不晓得,但是应该能够很有效的把患者转化成就酒鬼……
所以当时的美国医院那简直是酒鬼的天堂,但是这种好日子只持续到了1885年就算是彻底到头了。
1885年,美国禁酒令横空出世,不仅怼的社会上哀嚎一片,医院的住院部也算是炸开锅了。
于是1886年的某一天,美国非著名、不成功药剂师约翰·彭伯顿认为自己作为一个正经药剂师的春天终于来了。
于是他果断的注册了一个医药公司,并且夜以继日的调配出了一种用于代替酒类的止咳糖浆。
经过医院的鉴定,他调配的这种富含麻古的感冒糖浆确实能起到阵痛止咳、治疗感冒的作用。
但是实话说,它的治疗效果并跟同类的其他药剂相比,那几乎就等于没有。
所以约翰的止咳糖浆最终还是被踢出了药品名录。
令人意外的是,虽然医生们对约翰的止咳糖浆不削一顾,但是患者还是蛮受欢迎这东西的,毕竟比起当年那些能把人苦出翔来的同类药物来说,这玩意儿真的很好喝!
但是不论患者如何喜爱这种糖浆,也挽救不了约翰那颗破碎的心,毕竟他是个有梦想的药剂师啊!
谁家药剂师看着自己的调制的药剂被评价为“除了不能治病,其他都挺好”的时候还能保持心态不爆炸?
从这一点上来说,约翰这个药剂师确实蛮失败的。
就在约翰心碎一地准备自杀以谢恩师的时候,他的人生中出现了一道“黑光”,一个名叫阿萨·坎德勒的商人看中了这种糖浆。
商人阿萨可没有约翰那种莫名其妙的职业信仰,他觉得这玩意你管它能不能治病呢,反正有人爱喝就成了。
不能当药卖咱就当水卖呗,咋整不都是挣钱么!
于是阿萨仅花了一点点钱,就成为了约翰公司的股东,并且接手这种糖浆的市场推广。
这家公司就是咱们现在熟知的可口可乐公司的前身,所以上面说的那种“除了不治病,其他都挺好”的感冒药,自然就是咱们现在家喻户晓的肥宅快乐水——可口可乐。
而且这种“感冒药”并不是可口可乐的前身,它就是所谓的可乐原浆,也就是咱们现在喝的可乐加气兑水之前的那个原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