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可以解释的原因是,每年末的人口统计都是抽查方法预估,故而偏差更大,而人口普查更为精准,数据也更为真实。
2
第二个反转,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三口之家”,即将消失。
根据七普数据,全国共有家庭户4.94亿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亿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0人减少0.48人。

1990年中国户均人口3.96人,2000年户均人口3.44人,2010年户均人口3.1人,尽管数据在下降,但“三口之家”,依然是主流的家庭结构。
但2.62人的数据,是户均人口首次跌破3,“三口之家”的普适性正在减少。
三个主要原因,使得这一反转发生:
一是,户籍政策壁垒逐渐瓦解,加速人口流动,户口迁移更加频繁。
2010-2020这十年,尤为明显。
在此期间,国家大力提倡农民进城落户,并在最高层文件中,号召中小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也在降低落户门槛,“抢人大战”的结果之一,就是户口迁移空前频繁,年轻人的户口从家庭迁往大城市,成为潮流。
二是,年轻人婚后向往独立居住,户口自然不再和老人放在一块。
这得益于中国高速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尽管房价每年都噌噌地涨,但无论是县城还是大城市,进城买房安居落户,已成为最大趋势。
丈母娘说了:“要想娶我女儿,现在城里买套房!”
三是,生育率下降,不生或晚生,使得丁克家庭增加。
这也是无法逆转的趋势。晚婚晚育所造成的影响,远比想想的深远。
而传统“三口之家”所面临的消亡局面,必将影响未来的社会关系、产业结构,需要高度警惕。
3
第三个反转,发生在人口结构上。
从民族结构上看,汉族人口为12.86亿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亿人,占8.89%。
但汉族人口比重在持续减少。与2010年91.51%相比,汉族人口占比下降了0.4个百分点,出生率下滑成为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