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统计,目前申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的城市数量,多达22个。2020年GDP前十强的城市,这一目标已是标配,而天津、青岛、郑州等万亿级城市,也都提出了这一目标。


用大而响亮的称号提升城市能级,已是常规操作。
而不少城市不顾自身条件是否达标,盲目跟风喊口号申报,也早已见怪不怪。
2
我们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一个城市是否有资格申报国际中心城市?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即我们俗称的消费实力。

在船长统计的42个大中城市的2020年消费排名中,上海、北京、重庆的社消总额都超过了1万亿元,排在前三位;广州以9218亿的总量,排在第四位。
仅从实力来讲,这四个城市入围第一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尚在情理之中。
此后的深圳、成都,消费规模都超过了8000亿元,苏州、南京都超过了7000亿元,武汉和杭州则在6000亿上下,守住前十名的门槛。
但第五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却选择了天津,挤掉了深圳、成都、苏州等城市,成了最大“黑马”。
虽然连续两年没有公布社消总额,但2017年天津5729.67亿元的总量,加上近三年没怎么增长,甚至在2020年下跌15%的表现,若能保持5500亿就算不错了,远远进不了前十的位次。
而我们从城市的商业资源、生活多样性考虑,天津的表现同样不算亮眼。

每年的新一线城市排名,主要考察的就是城市商业资源、枢纽性和生活多样性。而在2021年的排名中,天津排在成都、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后面。
在21世纪经济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评价报告》中,天津在19个城市的排名中仅仅排在12位。

在5个分项指标中,天津的表现,都不如成都、深圳、杭州、武汉、苏州等城市。
我们只能揣测,天津进入第一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除了直辖市的声名加持,港口城市+北京开放通道+租界遗留下的国际氛围,才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曾经“五大道”商圈的繁华,已经散去。如今数字经济、商业直播的新潮流,天津似乎也不占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