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费+科技这资本市场铁三角,是共生,而不是你死我活。
只是2月份以来,金融股,消费股和科技股之间的极端分化,让市场短期产生了消亡与新生的错觉。
A股总是这个尿性,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最后走到极端之后,要么猛拉,要么选择直接跳楼结束行情。
3
那么接下来就还需要回答两个问题:
1.A股的龙头股指型机会结束了吗?
2.宁德时代还能涨多久?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我们一直很明确,2021年的阶段性歇歇脚,并不代表着中国龙头股指型机会的就此消亡,2000块的茅台短期看起来确实有点贵,伴随着二线白酒价格不断上涨,茅台出厂价和市场价分叉不断加大,越来越奢侈品化的茅台真的不会涨价吗?
房住不炒之后,全社会“资产荒”将愈演愈烈,另外伴随着社会无风险利率的长趋势下降,A股的龙头权益资产越来越成为高确定性的高息债券,资本市场既然是市场说的算,那么就绝不会雨露均沾,龙头股指的泡沫化趋势就依然是必然的。
从全A股的现实数据来看,2020年市值后50%的股票交易额占19.1%,而成熟市场的平均值却只有1.9%。
这里面有10倍的差距。
这说明,中国A股的去散户化运动远远没有到达最残酷的时候,也回答了为什么一直以来A股“暴涨暴跌”的原因,市场机构化的趋势还会演绎很长一段时间。
如果有2-3倍的差距,我们尚且可以用东方特色去搪塞,但10倍的差距,或许已经在预示着某种短板与风险。
![](/img.php?url=https://img05.71396.com/ba/mt/71ce07dddd974b2b.jpg)
无论在任何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是不可能把即将退市的ST公司炒到数十亿市值的,就像最近妖魔横生的酱酒热,一群资本炒家竟在“衙门的刀口下”愣是把一家濒临退市的壳企业市值炒高了上百亿。
一个问题,为什么A股各种型号的收割机越来越多了呢?
监管者难辞其咎,但中国的善良单纯的韭菜太多了也是极其重要的原因。
话虽难听,但一直以来一幕幕的惨剧都在警醒着每一个人,A股市场中的收割依然在生意兴隆的干着。
大家知道,目前全A股中排名4300名靠后的企业市值你知道是多少吗?
15亿+
而且更神奇的是每天还有大几千万的成交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