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普通人,一定会有各种怨言,凭什么是我们?
缓两年不行吗?
真的是缓两年就行吗?
或者扪心自问,真的没有缓冲的时间吗?
雪崩落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5
就像我在年度爆文“大佬们,炸雷了”里反复提到的底层逻辑。
今天,再次送给各位。
当下的形势很复杂,要想抽丝剥茧的看清主线,并不容易。
从前一段时间一周中美三次通话到最近两国央行不一样的操盘策略,再到国内最近掀起的出清炒币挖矿,打压校外培训机构,以及房地产贷款额度少了又少,很多城市提前一个季度都已经把3季度的额度用完了,有些城市更是二手房完全停贷的状态,甚至包括最近对滴滴们的严打。
这所有的事情如何串在一起,给大家展开一个全景图呢?
当你把视角拉高到万米高空俯视,中国的一切操作都是为了避免自己陷入“内卷失控”,也就是一切的打压都是为了消除内卷的“祸根”:医疗带量采购是这个逻辑,打击炒币挖矿是避免普通民众被国际资本坑杀,打压校外培训机构更是用最硬的铁手腕动了最顽固的硬骨头,还有就是压在百姓身上最大的大山房地产以及互联网平台的“杀熟”,从十几年的政策研判经验来看,医疗住房教育以及互联网平台都将民生的归民生,继续垄断炒作都将被堵死。
房住不炒,一直都是真的,互联网国土上的禁止垄断,也是真的。
前一段时间,业内人士比较关心的“深房理”事件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人判刑,这件事情本身就令很多炒房客后背发凉。
这件事情,尤其是在百年庆典的关键年。作为一个成年人要承认,旧的宴席都吃了20年了,该收拾桌子歇一歇了。
中国的国家信用有一个最大的bug。
老朋友现在能直接回答出来吗?
后发追赶国信用创造一来土地,是一种迫不得已。而且完全依托于土地和房产构建起来的国家信用基础,实际是不牢靠的。
泡沫做的越大,几乎相当于给索罗斯们递刀子。
复盘全球历史上所有的大国,无一不是科技制造业的大国,靠房地产内卷积累起来的金银细软,犹如在流沙之上建设摩天大楼,无论现在塌还是没有塌,住在里面的人每天都是心惊肉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