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从改变一个IP到改变一座城市,IP塑造需要提前规划,更要有体系化思维
塑造IP,已经是程序性、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往往塑造IP,也都是提前规划,长远考虑。
但反观国内,城市IP品牌的塑造,可能是受KPI影响,往往都是两三年内期望立即出一些“政绩工程”,所以就会拼命上大会、上论坛、上产业园、走房地产模式和大会模式。
但其实,往往就忽略了IP的体系化打造,其实不一定需要这么“大动干戈”,做好基础的3步:
1、深挖IP内涵
2、体系化IP整合营销
3、IP产业落地

3、IP营销要整合化、体系化、标准化
传统的城市营销,往往是通过官方媒体为主,落地活动为辅的宣传方式进行。其实,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现在,仅仅通过官方媒体和落地活动,难免“自说自话”。
尤其,一旦出现任何负面危机,就很难通过官方去“自说自话”。
所以,从一开始打造IP,就要有整合营销思维——最基本的就是做到“官方+第三方”双重营销。
很多城市,其实确实努力在贯彻中央提到的“融媒体”/“全媒体矩阵”的概念,但实践当中,往往是换汤不换药,还是利用传统官方媒体的微信微博等组成一个所谓的融媒体矩阵,还不够重视“第三方”的作用。
即便是使用第三方营销方式,也还是用官方套路,官方话语体系,其实更容易引起负面——因为毕竟,官方说官方话,群众有心理准备;非官方说官方话,群众可能会纳闷是不是“被招安”了……
那么,如何做第三方营销?
其实在企业届,早就开始用第三方营销方式,城市可以借鉴经验,比如:
1、建立第三方营销内容矩阵
2、科学管理营销节奏
3、跟踪营销结果与随时调整
4、提前准备好危机预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