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的拥护者大力发展充电站,蔚来:嘴上不说,身体却很诚实
自从纯电动车诞生之日起,“续航焦虑”一词便紧握着行业发展的咽喉,尤其是在目前充电基建尚未完善的当下,更是极大地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热情。面对这种情况,新能源车企一方面会增强产品续航能力,减少用车的充电频率;另一方面则是会推动充/换电基建,从而覆盖更广阔的的用车范围。

作为中国“造车新势力”的领头羊,10月30日,蔚来汽车正式落成位于上海1788广场的总第1000座充电站,同时,全国第575座和576座换电站也于玉林市、澄迈市正式上线。显然,这一消息极大地鼓舞了蔚来车主及准车主,同时,关于“充电”与“换电”谁是行业大趋势的讨论,也逐渐激烈了起来。

不可否认,蔚来从2017年底便开始大力推广的换电模式,确实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充能方式。对于服务商来说,他们能够更加灵活地在夜晚为电池包充电,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合理化利用;而对于用户来说,他们能够享受更加快速、便捷的“充能方式”,同时避免长时间充电可能带来的电池过热风险。换电模式基本能够与燃油车加油的速度与体验相媲美。

当然,之所以称之为“理想”,还是因为其推广的难度过大。首先,目前国内尚未建立起一套通用的电池包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蔚来换电站只能服务于自身品牌的车主,没有外部力量、政策的支持,蔚来换电站的建设并不算快。严格来说,如果换电站无法全国普及的话,那它与“实验室成果”并无太大区别,毕竟随着消费者出行半径的不断增大,谁都不想被换电站规划“牵着鼻子走”。

其次,对于蔚来汽车旗下一台动辄数十万的纯电动车型而言,电池价格占据了不小比重;况且在国内消费者的潜意识中,东西还是自己的比较好,这也就导致部分消费者宁愿花时间为车充电,也不愿接受换电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如今的换电模式很像前些年的新能源市场,空有声量,但很难有根本性的发展。

相较而言,充电模式的建设成本低,适用性强,能够拥有更大的盈利空间和更为广泛的用途,因此更有可能成为发展的主流。从数据中不难看出,蔚来汽车充电站的数量要远远多于换电站的数量,至于谁是未来的发展大趋势,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蔚来嘴上不说,身体已经很诚实了。
结语:蔚来汽车能否用一己之力推广换电模式?就目前而言,尚且无法定论。如果说电池包标准,政策的资源、资金能够向着换电模式倾斜的话,纯电动市场有可能会进入“换电时代”,但就目前充电站的基数,以及行业发展行情的话,充电模式依旧是未来的主流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