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代工到合资!江淮与蔚来携手,是大腿抱小腿,还是小腿抱大腿?

反观蔚来汽车呢?
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蔚来共交付4.37万辆,总营收162.57亿元,净亏损收窄至53.04亿元。纵观财报,笔者认为蔚来没有盈利的主要原因是研发的支出过于冗杂:去年蔚来研发支出22.48亿元,而实现盈利的理想研发支出为11亿元。羊毛出在羊身上,高额成本支出直接体现在产品的售价上。根据财报显示,2020年蔚来每卖出1辆汽车售价成本为32.8万元,而理想的销售成本为24.2万元/辆,两者相差8.6万元/辆。因此成本的把控和优化,对于今后的蔚来“是否能够盈利”较为重要。

有关两者合作,要小编说,还有三个原因:
首先,江淮想要借此盘活存量资源,继续掘进新能源市场。自从与大众合资后,江淮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得到了较大提升,潜力巨大。就两者合作,从股比上来说,江淮在合资公司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拥有更大的话语权。由此可以大胆猜测,或许江淮并不满足于只做蔚来的御用代工厂,而是更想成为汽车界的富士康,服务更多新势力汽车品牌。众所周知,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甚至小米这些没有汽车制造基地的新手都在觊觎汽车行业,它们虽然拥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可工业基础较为薄弱。有了蔚来的成功合作案例,相信江淮也便有了更多自信和底气,有能力和经验成为它们的代工厂。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江淮与蔚来合资后,也能够依托蔚来的技术赋能,联手未来打造属于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由此来看,这次合作对于江淮而言,绝对是一箭双雕之事。
其次,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江淮和蔚来成立合资公司,可以让蔚来摆脱代工模式,拥有属于自己的工厂,再也不会因为没有生产工厂而被诟病,可以光明正大、挺直腰板造车、卖车了。从2016年4月以来,蔚来负责车型设计和研发,而江淮则负责生产和品控。江淮和蔚来之间的合作不过是代工关系。现在,两者成立合资公司,对于蔚来而言,也拥有更多机会参与提升生产制造水平,这对于蔚来汽车的产品品质而言无疑有了更多保障。反过来说,也会极大的促进江淮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生产制造水平,实现两者共赢。

最后,合资公司可以助力蔚来进军大众化市场,实现两条腿走路。经过几年的发展,蔚来取得了惊人的进步。随着交车量的不断攀升,定位高端的蔚来汽车市值也达到了3000多亿。创始人李斌曾经透露过,蔚来汽车将针对大众化市场推出一个全新的品牌,而不再使用NIO品牌。若是要实现这一目标,单靠与广汽和长安的合资肯定不行。毕竟,蔚来在与广汽和长安的合资项目中所占股比已经低于5%,没有任何话语权。所以,我们同样可以猜测,江淮和蔚来的合作公司江来,未来要推出的很有可能就是更加大众化系列产品。
结语
随着特斯拉不断降价,其产品也越来越大众化,这让国产蔚来、理想和小鹏等新势力造车企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于它们而言,早日布局大众化产品,是决胜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根基。如今,新公司之路已经开启,虽然新公司的产品体系和具体发展战略尚不得知,但是无论是江淮还是未来,这次合作无疑是双赢的好事。不仅会对整个中国汽车制造产业产生影响,更能够进一步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所以,江淮与蔚来携手,不是大腿抱小腿,也不是小腿抱大腿,而是两个企业实现两条腿走路非常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