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巴公路建设烈士无偿守陵长达42年,巴铁老人延续中巴深厚友谊
喀喇昆仑公路被誉为世界上最高最美的公路,同时它也被评为“世界十大险峻公路”之一。它穿过中巴边境口岸的红其拉甫山口,到达巴基斯坦北部的塔科特市。公路总长1032公里,其中中国416公里,巴基斯坦616公里。

由于地势险峻,上个世纪修建喀喇昆仑公路时,这个巨大工程的危险程度难以想象。“一川碎石大如斗,风吹满地石乱走”,这是对许多道路施工现场的真实写照。在悬崖峭壁上打炮眼坠入深谷,被突发的洪水冲走,被泥石流掩埋,被山体塌方砸死砸伤等事故时有发生。来自中国和巴基斯坦的700名建筑工人因此献出了生命,相当于每公里公路用1条生命换来。

那些在异国建设牺牲的烈士没有被遗忘,在巴基斯坦北部的一个小城市吉尔吉特,有一座属于中国的烈士陵园。有88位中国烈士在此长眠,他们是喀喇昆仑公路建设中的英雄。从1960年开始修建到1986年正式开放,这些建设者们还没来得及亲自走走他们用血汗修筑的道路,就匆匆离开了人世。

但是陵园中有一位特殊的老人,即使时光匆匆晃眼就大半辈子,但他依旧牵挂着那些牺牲的建设者。从1978年陵园建立以来,他就一直坚守在这里做无偿守陵人。

这位名字叫阿里·艾哈迈德的老人,来到这里无偿守陵时他只有22岁时,如今42个年头已匆匆而过,年轻的小伙也熬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但他依然还无怨无悔地坚持着。这么多年以来,他除了参加活动,其他时间都守在陵园寸步不离。

据老人回忆,最初的墓地非常简陋,只有石头堆砌成的一堵石墙。在他们的改造下,这里耸立起800多棵柏树,昔日的荒凉景象已不复存在。

谈起这条用生命修筑的中巴友谊之路,老人非常感谢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他用始终如一的行动表达着对中国的感谢,把牺牲的烈士永远记在心里。老人表示将无偿守陵人的身份永远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如今他的儿子也成了这里的守陵人。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传承,身份的延续,更是中巴兄弟般深厚友谊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