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张本智和在世界杯和总决赛上的表现,犹如过山车般使人惊诧。他对马龙和张禹珍都在大分3:1的大好形势下,被二人不可思议的逆转。马龙在无可奈何之下,发起了高抛球,扭转了不利局面,并反败为胜;而张禹珍更是犹如神助,8:10的局分,张本握有两个赛点,生生被张禹珍连赢4分扳或12:10,接着趁张本懊恼之时连赢二局,击败了张本。这两个3:4的失利,于張本应该是刻骨铭心的”伤痛”吧?为什么这么好的胜局却”走麦城”了呢?张本可能百思不得其解吧?
其实张本巳经总结出来了:心态,心态,心态,重要的原因要说三遍。他年轻气盛,但毕竟还是太嫩了。虽然打了不少硬仗,有赢有输,但是在世界杯和总决赛这种世界大赛上,心态还是失衡了。3:1的优势不是动力,反而成为了思想包袱,变得想赢怕输缩手缩脚了。该出手的球不敢打,保守谨慎,寄希望于对手失误,结果是对手拼命三郎式的博击,例如张禹珍就是这样,面临绝境放手一搏,反而成功,而张本则眼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了”而徒唤奈何!
而心态的历练可不是容易的事。看看国乒的一些男女主力,不论老将小将,少数人的心魔总是除不掉,大赛掉链子的事,时有发生。而对于才17岁的张本智和来说,一下子摆正心态又谈何容易?

这一点,张本得向马龙、许昕、张继科等好好学一学了。发挥很平稳、正常,决不是张本的”虎头蛇尾”,一开始如猛虎下山不可一世,结果却如小绵羊似的被人”吃掉”。张本也承认后来”蒙”了,手不听使唤了。他感到,不仅仅是技战术问题了,而心态在高手对决时才是关键的问题,作用太大了。
如果张本智和能做到这一点,那就厉害了。不仅对马龙,对樊振东、许昕都一样。他巳步入超一流选手之列,而新技术的运用,比马龙许昕等老将接受得快。加上他年轻力壮,体能占优,灵活性更强,这一点与樊振东有的一拼。在来年的东奥会上对马龙许昕威胁很大。国乒必须早作准备,应该重视对张本智和的研究。这对男乒以老带新的奥运战略将是一大考验。
最近张本智和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不过不是什么好评,更多的是吐槽。
张本智和身上有很多标签。
张本智和原名张智和,父母中国人,父亲后加入中国籍,张智和也跟着加入日本籍,然后改了个所谓的日本姓氏"张本",取名"张本智和"。
2016年6月5日,还不满13岁的张本智和,在斯洛文尼亚公开赛上杀进男单八强,成为国际乒联公开赛男单成年组历史上,最年轻的八强选手。2016年日本公开赛u21组别男单冠军,成为国际乒联历史上最年轻的U21组别冠军。2016年世界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冠军,成为世青赛史上最年轻的冠军得主。2017年德国杜塞尔多夫世乒赛男单八强。2017年12月,荣获2017国际乒联“年度突破新星”。
张本智和的表现也受到了乒坛大佬的注意。大满贯选手瓦尔德内尔在社交平台晒出了和张本智和的合影照片,对这个小将很欣赏,他仿佛看到了年轻的自己。
刘国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最主要是来自于他的拼劲和取胜的欲望,到这会的时候年龄不重要,运动员一定要忽略年龄。不能说因为对手年龄小就怎么怎么样,不管多大年龄他都是对手。……对这个运动员要有平常心,同时也可以看出张本还是挺有天赋的。”
张本智和能有现在这样的表现,与其家庭氛围有很大的关系。其父母张宇、张凌都是乒乓球运动员,以前与邓亚萍、乔红是同时代的。他遗传了父母的基因,两三岁就开始打球了,他有很好的天赋。所以才会小小年纪获得了很多荣誉。
但是,在国内对张本智和的争议非常大,大到出乎人的预料。张本智和及其一家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和骂声。而这一切,都来自于张本智和在赛场上的表现,以及不成熟的言论。张本智和比赛时富有激情,但有点兴奋过度,喜欢大喊大叫,近乎咆哮。尤其是对中国队员,更是有着不同寻常的狂妄表现。这当然让人不爽,这小子似乎太狂了。加上他的言论,多次发出要打败马龙、樊振东等国手,甚至打败所有中国队员夺冠,未来十年将是日本乒乓球的时代。他作为一个曾经的中国人,加入日本籍后,就过于想为日本乒乓球出力。这样的言论自然是受到了国人的厌恶和批评。刘国梁总指导对于他的言论就说了:要打到让他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