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是二胎政策和老龄化的普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雇佣阿姨代替自己打理家庭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
但这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隐患,同在一个屋檐下,作为“外人”的阿姨,如何通过磨合更好的适应一个又一个陌生家庭的生活。

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单单是雇主一方面的顾虑,可能更多的影响着阿姨的工作和生活,也会实实在在的造成阿姨和雇主家庭的相处困境。
我们写过太多干货知识,也讲述过很多阿姨的上户趣事,却很少闲下心来跟阿姨们一对一的聊天,去真真切切的听听她们的心里话。
1
记得前段时间看过一位心理学家的文章,提到雇主和阿姨之间产生矛盾问题的根源在于界限不清。
其中,难免包含,阿姨在雇主家应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么?雇主请了阿姨可不可以安装摄像头来监控阿姨的日常工作?阿姨可不可以和雇主同桌进餐?
这样的问题,对阿姨们来说再普通不过,每个人心中也都有自己的答案。
其实看下来,家政服务人员遇到的困境大同小异:不受尊重、工时长、无私人空间、部分雇主苛刻待人甚至欺压或性骚扰等。
除了这些琐碎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外,她们还要学会如何处理私人关系,在生活中做到周全妥当......
其实很多时候,家政阿姨在工作中都处于弱势地位,不仅来自行业的歧视,雇主的不尊重,还有个人的不自信。

2
在一本关于家政女工的口述实录中,看到过这样一个真实又心酸的故事。
梁阿姨是一位出来打工的家政服务人员,见过梁阿姨的人,无不被她弯弯的眉眼所触动。不单单是因为她证件齐全的超强专业技能,说话得体,性格温柔,更让她加了不少分。
家政阿姨与雇主间的关系总是微妙的。即便她是雇主眼中的好阿姨,旁人眼里的好人缘。也难免遭遇“职场滑铁卢”。
眼看合同期将至,梁阿姨却有了下户的念头。除了薪资水平过低,更多的原因是居住环境让梁阿姨“忍不了了”。
据梁阿姨描述,客户一早就在家里安装了摄像头,甚至连她的居住卧室也不放过,这让工作时间之外的梁阿姨居住起来颇感不适,甚至很多次,换睡衣都要跑去厕所......
“培训初始,老师就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照顾雇主,但对我们的保障却少之又少。雇主虽为顾客,但有时候条条框框触犯了我们的隐私,公共区域安装摄像头我可以接受,但私人空间实在是有些不方便。”
这也是梁阿姨上户以来的第一次主动下户。
其实像这样跌宕的执业经历与复杂的人情冷暖,在家政阿姨的工作中不胜枚举,很多委屈和心酸也只能咬碎牙齿往肚里咽。

3
阿姨说白了,不单单是雇主请来的“私人保姆”,更应该被称为“合伙人”。
如果雇主一味地用“指使”的姿态去要求阿姨,双方的不对等观念越发严重,只会造成“阿姨不能全力工作,雇主不会尽心待人”的两败俱伤局面。
不单雇主有权要求了解阿姨的家庭背景,个人履历,阿姨也有权在上户前多途径了解雇主的家庭构成,选择自己中意的家庭。尊重是相互的。
雇佣双方的价值观念相同,沟通起来才会更加顺畅。阿姨会对雇主的要求更加理解,雇主会对阿姨的做法更加信任。
当然,阿姨应该保持与雇主的界限感,工作生活是需要一定的边界限制。
工作规则要清晰,私人生活可以亲近。但不能混为一谈,这有一点要强调,这种界限也是双方的。
例如,24小时住家阿姨,在工作时间外,是否有拒绝服务的权利;住家阿姨,能否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且保障私人时间不被侵犯。

4
“活得好的人”是怎样看的呢?
“她们的自我意识都是非常强的,遇到任何挫败,她们都会先思考到底由于自己的什么导致了这个结果,不断自我再改善。
很多酸甜苦辣,成败得失,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锤炼自己,生命就越来越有韧劲,而且不断向外展现,还能创造出更多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