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他天生不愿意当中锋的执念,或者是他过于丰富的技巧,进攻端加内特最重要、最常用的武器其实是接球后的快速翻身跳投和运一步的高位跳投,更接近一个小前锋的打法。

加内特的跳投既成了他生涯横行联盟的杀招,也是限制他更进一步的瓶颈
在那个空间远不如现在宽广,三分线内拳脚相加、依然将“离篮筐越近越有威胁”视为圭臬的年代。在季后赛要不到内线深位是很难杀伤对手的。
如今的字母哥、他的晚辈小斯、前辈大卫·罗宾逊其实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下图加内特季后赛出手距离分布,他在三分线以内各距离的出手比重几乎一致,虽然更广阔进攻范围能够让他在进攻中获得更好的空间,但是在一球就可能决生死、定冠军的季后赛关键场次,加内特的跳投属性也让他在森林狼的季后赛生涯里惨淡不堪。
但加内特在防守端的贡献却是可以和邓肯等量齐观甚至略有超越的。甚至可以说加内特对于nba防守生态的改变几乎等同于诺维斯基对于空间型内线走上历史舞台的贡献。
巅峰时期的狼王是不折不扣防守端的“大蜘蛛”,他既可以凭借凶狠的顶防和搏命的拼抢守护住球队禁区,而且凭借他堪比外线球员的机动性和顶级的防守技巧覆盖整个防守体系,那些年在森林狼虽然搭档的都是内斯特洛维奇这样的欧洲技术型中锋或者奥洛沃坎迪这样的水货,但森林狼的防守却因为他的存在而密不透风,只要进入了森林狼的禁区你就要始终留意那只无所不在、名叫加内特的大蜘蛛,那时的他场均10+的篮板、2次以上的封盖和1次以上的抢断是每场的常规操作。

鼎盛期的狼王在防守端是一道几乎无法逾越
而在巅峰末期来到凯尔特人,在nba最著名防守教练汤姆·锡伯杜(时任助理教练)的打造下,他又让那些年的凯尔特人有了一套历史顶级的防守体系。
那时的凯尔特人习惯于上线夹击和强侧堆积三防二,在对手外围攻击手在上线突破时,内线球员(通常是加内特)会迅速进行补防甚至夹击,帕金斯在篮下负责护筐和卡位抢板。

而对手在侧翼持球时,凯尔特人也会倾向形成局部的三防二,由内线(还是加内特)坚固高位的空切和防守人,逼迫对方向弱侧转移,消耗进攻时间甚至制造失误。

在此过程中凯尔特人非常强调对持球手的压迫和对无球跑动人员的对抗,力图让对手完成每一个动作都别扭吃力,甚至出现失误。
而这一切的核心都建立在加内特几乎无限的活动范围和不会迟缓的跳步移动上的:他可以上一秒还在三分线扫荡补位,下一秒可以轮转弱侧,真正的一个人顶两个人用。
所以虽然07-08赛季加内特十年来首次篮板跌破两位数(9.2个),盖帽数量也是生涯最低(1.3个),却收获了生涯唯一一座“最佳防守球员”奖杯。

可是这对球员比赛体能和对抗热情的要求相当高,这也就很好解释为何凯尔特人“三巨头”的冠军之路只持续了一年之后就屡屡折戟沉沙了。
年纪大了,再加上伤病,KG已经不能像年轻时那样覆盖整个禁区了。
再加上夺冠了,憋着的那股心气多少泄了一些。不是所有人都能像KG那样二十年如一日的疯狂。
直到今天他依旧是nba全能前锋的代表人物。
他场上的激情和杀气是这个时代的观众们最为怀念的。
他身为狼王独守明尼苏达整整十二年,
他加盟绿军带队获得了队史第17座也是最近的一座总冠军奖杯。
他因忠诚而饱受赞扬,也因忠诚而遍体鳞伤。
但在球迷眼里,他永远是那个激情似火、惊天动地,愿意把一切放在场上的骄傲狼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