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有不少主席的后人也都到场了。
义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四点钟左右观看毛公山。
这个时候,阳光明媚,正是欣赏的好时候。
不过那天在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天空中忽然出现了一片阴沉的阴霾。
乌云足足笼罩了广场100多分钟的时间,当演出结束时,“毛泽东主席”的扮演者赵广彬走上舞台,向所有人挥手致意:“同志们好!”,一时掌声雷动。
天空上也风起云涌,细雨淅淅沥沥地下着。
演出结束,观众们井然有序地离开。
不到几分钟,现场就下起了瓢泼大雨。
外面依旧是晴空万里,微风习习。
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说:
“那不是下雨,而是主席看到数万人聚集在一起,向他致敬,流下激动的泪水。”
1995年6月11日,毛公山敬拜堂里的蜡烛与烛台被移除。
夜晚,大批大小相仿的黑色蝴蝶蜂拥进入敬拜堂。
数量超过2000只的黑色蝴蝶,蔚为壮观。
这些蝴蝶在烛台上飞来飞去,忽高忽低,仿佛组成了某种阵型。
这一幕足足持续了七天,最后黑色蝴蝶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敬拜堂。
自然学家们把这种罕见的景象归咎于“天气反常”,
而那些情绪化的游客们则将之视为“蝶恋毛公”的奇观。
站立的领导者
继海南毛公山后,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九座有名的毛公山。
其中仅青岛的毛公山是直立的,因为它的立体感最强,它是九座毛公山中看着最像毛主席的一座。
青岛惜福镇东部有一座依海而生的小山,它就象一块巨岩,山势平坦,仅有一些松树。
惜福镇的居民无意中发现了一块突兀的石头,正对着大海,很像毛主席穿着中山装站着的样子。
最重要的是,石景中的毛主席,在胸口的位置上还有着三颗纽扣一样的石头。
整尊雕像全长8.3米,正好与毛主席83岁去世对得上。
远远看去,就像毛主席穿着一身中山装,眺望着远方,欣赏着祖国的美景。
所以当地人就叫它毛公山,崂山水库就在毛公山的下面。
当地人都以为,这座水库之所以安全,就是因为毛公山,毛公山就像毛主席一样,保这一方平安。
除了海南和青岛两个毛公山,黑龙江的镜泊湖也“躺”着一座毛公山。
经过地方政府的修建,它依然成了一处旅游胜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英魂永存
伟人已经不在了,大自然却造了出了高山,供后世纪念。
他不仅在山林间,在寺庙里,还在在中华儿女的心中。
不管是偶然,还是老天爷的安排,毛公山的确是中国人民对毛主席的一种怀念寄托。
人民对主席充满了敬仰和爱慕,他就像是我们的太阳。
尽管毛主席逝世已经46周年了,但是在他的亲人和民众的心里,他却始终活在人们的心中,从未远离他热爱的祖国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