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失业?
8亿人失业,但为什么企业招不到人才呢?为什么企业有岗位一直是空缺的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查了相关资料,咨询了相关职业经理人,总结了以下几点矛盾。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招聘)
人才是稀缺的资源,不同领域缺乏人才也不同,但都有一个共性,都想招聘行业内精英,想招聘985、211毕业的高才生,发现没有?这样要求与标准对中小企业招聘设置了门槛,没那个实力,却想招贤纳士?企业想要高才,难道高才就不想好企业?企业有自己的算盘,高才也有自己的想法。
在我人生低谷的时候,曾想去送快递,找某丰咨询了一下,告知超龄了,不符合35周岁以下的要求,35岁老了吗?送不动了吗?真搞不懂这些高层是怎么想的(也许是我无知不懂高人的想法),人招不到,还有那么多条条框框限制,不矛盾?
所以人才也是趋利避害,毕竟吃的都是青春饭啊,不能把青春浪费在不能给自己带来更好发展的企业里,所以会优先选择500强企业,并不因中小企业给的高薪而妥协,除非急需,非常缺钱,不然肯定是500强优先选择。
降低标准,降低要求,给自己,给他人更多机会,你好,我好大家好。
就业
就业是一个社会性问题,也可以说是教育遗留或没解决的问题,人才需要培养,培养人才需要时间,九年的义务教育是知识的储备,但没有生存或技能的培训,360行,行行出状元,位置没摆对,埋没人才,位置对了蠢才也能变天才。学校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地方,如果学校能提前布局,因材施教,把他们的天赋按需引导他们学习技能,给企业提前培养人才,毕业后直接去企业就业,这样用不了几年就解决了应届毕业生就业难、企业招聘难问题,任何的问题都要从根本上去解决,才能侧底解决,不然火烧屁股了才去找水肯定是有伤害,有损失的。
说了这么多主要想表达的是,没有一技之长,很难找到工作,隔行如隔山,想学又太难,这个难可不是学艺难,而是家庭的生存难,必须要有收入,才不会流落街头,有上顿没了下顿,因为学艺没收入,耗不起。
能否就业拼的是技能与能力,技工还是非常吃香的,虽然比较苦,比较累,但吃不了学习的苦,只能吃生活的苦了,人一辈子都在做选择题,无论对与错,好与坏都要承受后果。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总结:过去的就让他过去,人生短短几十年,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过不去坎的人,活明白了,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