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道是,一眨眼就是一天,一闭眼就是一世。
年轻的时候,总以为生死和自己很远;当我们走向六十岁,才知道,生死就是一线之间
不管你是否愿意,总要为余生多考虑。走了再远的路,总是要回来的;如果你迷路了,那就等一等,让灵魂跟上来。
这个世上,聪明的老人,就像王者归来,愚昧的老人,就是坐以待毙。
因此,我们要懂得,六十岁之后,每一天都是归途,无需过分担忧。

02
职场回归:繁华如花,但是不能四季如春,终究是过眼云烟。
俗话说:“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宰相王安石退休后,隐居金陵。
有一天,他听说定林寺来了一位高僧,于是想去拜访一下。他走走停停,不一会就到了树林深处。
忽然,听到了溪水的声音,所有的疲惫感,消失不见。王安石掬一捧山泉水,说:“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当我们感悟诗词的美好的时候,还有应该看到这样的事实:宰相门前,车水马龙。要拜访宰相的客人,都要排队。宰相退位了,门庭冷落,他要去见客人,只能出门拜访。
退位和在位,区别很大。如果你不接受现实,就会有因为“花朵的凋零”而烦恼。
人生的功劳再大,也要告一段落。还要接受现实——后来者居上。
离开职场,我们就回归到了普通人的生活。就像上学那会,没有工作,手里只有书。因此,善于寻找归途的老人,都会拿起书,像个小学生一样认真;关于功过是非,忘了最好。
03
情感回归:陪伴很贵,但是无法永恒,终究要一别永别。
很喜欢这样一段话:“送别心上人,说一句再见,流几滴泪,又能见面。离别的日子,思念从未间断,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年少的我们,遇到了喜欢的人,但是为了生活,不得不暂时告别。但是每一次告别的忧伤,都会带来重逢的喜悦,因此有了“小别胜新婚”的说法。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忽然发现,每一次告别,都要用力一点点,因为真的害怕,一别永别。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因此我们想尽办法,在老年的时候,和老伴牵手同行,哪怕彼此如亲戚一样相处,仍旧不会分开。
到了一定的年纪,忽然发现,父母之中,有一个人先走了;长辈之中,有一些人先走了。留下来的人,越发孤独。后来,这样的情况,就轮到自己了。
有很长一段时间,作家张爱玲爱上胡兰成,很爱很爱。因此他们相约一辈子要在一起。
胡兰成写信给张爱玲:“因为相知,所以懂得。”
张爱玲回信给胡兰成:“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总有一些爱,走着走着就散了。但是我们不后悔,因为爱过,所以柔情似水。因为相伴了很久,所以有了点点滴滴的回忆。
人老了,守着老伴变老,就足够了。至于多余的爱情,就一点一点抹去。如果老伴先走一步,我们都回到了“单身”。
当然,情感圈里的人越来越少,剩下的人,越来越孤独,但是必须接受,因此我们发明了一句话——享受孤独。

04
生死回归:活着真好,但是只能珍惜,终究要向死而生。
我们常常这样安慰身边的人:“蝼蚁尚且贪生,更何况是人呢?”
是啊,活着就是最幸福的事情,哪怕是乞讨,也是食了人间烟火。
当你老了,病痛纠缠着你,生活早已没有了质量。你就会发现,苟且偷生,不如一了百了。
不同的年纪,对于生死,有不同的感悟。因此,我们要调整心态,有正确的生死观。
年轻时的李叔同,留学日本,寒窗苦读,成为了书画家、教育家、音乐家等。他的头衔,让他光彩夺目。但是他在晚年的时候,选择了退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