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粉丝爆黑料了,说魏子奕在选秀期间睡粉,真想不通这种人怎么会有那么多粉丝的啊?”
愿伊敲着键盘,听得很是漫不经心。
“听过爱以类聚吗?粉丝对偶像的这些疯狂维护也好脱粉回踩也好,其实都是一种心理上的相似性和共通性,是把认知感投射到了某个看似符合想象的人或事物上,比如你爱上一个人,那个人多少都是你对自身认知感投射的某种具象表现,而如果那个人不如你所想,你的本能是首先会欺骗自己来维护这个表现,继而会感觉到被背叛,然后伤心,愤怒,甚至产生摧毁这个投射对象的欲望,都是很正常的心理,所以爱这种东西本质是一种认知感投射,通俗来说,就是情感寄托。”
南兰想了想,嘿嘿笑着,“姐啊,那你的认知感会投射给什么样的人呢?”
愿伊丢给南兰一个大大的白眼,“套我话?你是我爸妈派来的卧底?”
“你看啊姐,你专业这么强,只用在鉴别渣男上太浪费了,不如反过来想想,为什么就不能用来发现好男人呢?”
“男人无所谓好坏,只要还在喘气,大自然赋予他们的雄性本能就注定了他们的行为模式,是刻在基因里的东西。”
“说得也太绝对了,古往今来不也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专情男人吗?”
“那我问你,古往今来,你听过的专情男人的故事多,还是痴心女子负心汉的典故多?别因为有人说了两句你想听的话,就全盘相信他们。”
“可是,也不能因噎废食啊……”
“别跟我这辩论了,下午上课的材料打印好了吗?”
手机叮咚响了两声,连着两条微信。
愿伊瞟了一眼,息屏。
“好像是阿姨发来的,不回吗?”
“无非就是朋友圈公众号的各种鸡汤文,要么就是养生治病的谣言,可能还有连国家都不知道的‘最新政策’,懒得看,等会随便回一句就行了。”
愿伊有些烦躁地把手机屏幕朝下覆在桌上,嘴里还嘀咕着,“说来爸妈这种生物也是神奇了,朋友圈公众号什么谣言都信,我说的谎一眼就拆穿了。”
南兰点了点表示由衷地的肯定,“我也被家庭群那些长辈们成天灌鸡汤,都喝吐了,还非逼我谈读后感,要是我们也有那种可以灌给他们的鸡汤就好了。”
愿伊眉头一皱,停下敲打键盘的手,眼睛飞快地眨了几下。
“对啊,我们为什么不能给他们反灌鸡汤呢?”
于是,不到半个小时,“人生一路好风景”公众号正式上线。
“以后再被强灌鸡汤,催婚,转发谣言,我们就可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不是相信朋友圈不相信我们吗,那就以毒攻毒,用魔法打败魔法!”
说着,愿伊点开刚收到的转发,“你看,比如这条我妈刚发来的,‘转发给你关心的人:女人三十,为何需要婚姻’,我就马上编一条,‘刷爆朋友圈的深度好文:放过自己吧父母们,儿孙自有儿孙福’,然后插入中老年人喜闻乐见但是与文章内容没有半毛钱关系的表情包图片,就这张‘为友谊干杯’,发表,转发,搞定!”
南兰恍然大悟,喜笑颜开,“我明白了,攻击就是最好的防守,快,帮我也编一条,就我爸昨天发来的这个‘别再躺着了,是时候起来加油了年轻人’,该怎么回呢?”
愿伊快速舞动手指,敲下一行标题:《中老年人们,躺下吧!是时候该放松你们的心灵了!》,并插入佛系风景图一张作为封面。
发出去没一会儿,两人收到了各自父母回的消息,像商量好了似的惊人一致。
-别老玩手机,网上都是胡说八道。
南兰道:“我算是明白了,爸妈不是相信朋友圈,是符合他们所想的就拿来做权威论据,不爱听的就是胡说八道。”
愿伊说:“料到了,人的意识会自动过滤不符合他们预期的事物。”
同一个世界同一种爸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用学术来“教育”父母这种事得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