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远江湖。
黑格尔曾说:“最伟大的真理最简单,同样,最简单的人也最难得。”
大道至简,人亦如此。
境界越高的人,活得越简单。
01
圈子简单
有一个著名的“圈子定律”,即人类的社交人数上限大约有150人,能建立亲密关系的却仅仅不到20人。
经历越多越明白: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社交,其实都是无用的,真正能交心的朋友,只在少数。
钱钟书成名后,不喜与陌生人交谈,也几乎不愿参加应酬,看似冷漠、不近人情的他,其实心思很简单。
在他看来,无意义的社交,远远不如花点时间,经营好自己的小圈子。
他会从17公里外,跑去参加朋友的婚礼,也会和好友咏诗赏景、把书夜读。
更多的时候,他会与杨绛、女儿女婿待在家里,各自占一个角落埋头看书。
正如钱钟书所言:“不必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他不是不社交,只是在他的圈子里,泛泛之交,远远不如三两知己。
有句话说得好:人与人相处,越简单,才会越快乐。
越是简单的圈子,越不用费心经营;越是简单的关系,越能让人舒心。
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02
物欲简单
常言道:“人生,有欲者累,寡欲者安,无欲者强。”
一个人对物质的欲望越少,才会活得越自在。
钱钟书在清华教书的时候,家里除了一张桌子和白布垫的沙发,几乎没什么家具。
就连仅有的两把“椅子”,都是用两只木箱代替。
一个人只有坦然于简单清贫的生活,才不会被物欲所困。
于他而言,这一辈子,所有的东西都是身外之物,唯有内在的学识,与精神上的富有,才是最大的财富。
梭罗曾说:“当你简化你的生活,宇宙的法律将更加简便。孤独不会孤独,贫穷不会贫穷,虚无也不再虚无。”
不被物欲所困,精于心,简于形,简到极致,才是大智慧。
03
心灵简单
梁启超说过:“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
越长大,我们越容易陷于各种琐事烦恼之中,唯有心灵简单的人,才能从一些小事里,发现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