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我只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价值的普通人,一个称职的教师。
无论是在初为人师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还是已经走过大半个人生历程的今天,这个念头,在我的心中始终未曾变过。在文章中,在著作中,在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的演讲和报告中,我不止一次说过,我属于愿意做教师的这一类人。
在我看来,教师的工作尽管不乏清贫,而且颇多辛劳,但对于喜欢和热爱这一行业的人来说,它也自有吸引人之处,这一吸引人之处的最佳表现,在于教师的劳动有三重收获。
第一,收获各类人才。
农民劳动,收获粮食蔬菜等农业产品;工人劳动,收获钢铁机器等工业产品。农民工人生产出了社会需要的粮食、机器,看到自己生产的粮食、机器服务于社会,满足人民的需要,于是产生幸福感、自豪感。
教师呢?教师的直接劳动对象是人。一个知识面很窄、各方面能力很低的娃娃,经过幼儿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的精心培育,就成了知识较丰富,有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才了。看到自己培养的人才在工、农、商、学、兵战线上为党为人民做着实实在在的贡献,哪一位教师能不感觉到幸福自豪呢?
第二,收获真挚的感情。
教师除了收获各类人才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收获,就是真挚的感情。
人都是有感情的,特别是学生时代培养的感情尤为真挚。师生的心与心之间的呼应就像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回声一样,教师对着学生心灵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学生便在心灵的深处回应:“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
年复一年,教师就像从一条河的岸边接一届届新生上船,用满腔热情和真挚的爱,把他们送到理想的彼岸,让他们奔向远大的前程。
学生们不仅在船上时不断表达着对老师的满腔热情和真挚的爱,就在他们奔向远大前程以后,三年、五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以后还不断表达着这种满腔的热情和真挚的爱。
公式可能淡漠,定理可能忘记,而师生之间培养起来的真挚感情,却常常经年累月不仅不淡忘,甚至会越积越深。
有许多毕业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同学不是相约重到母校聚会,去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吗?
第三,收获创造性的劳动成果。
我之所以爱教书,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觉得教师从事的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它的每一段时间、每一处空间都有科研题目,都能有新发现,能看到学生中新的、积极上进的因素,能看到教师自己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潜能,还能看到环境中的各种有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