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害者思维。任何一个外界的政策制度或法规出台,总认为他是受到迫害的人,被人排挤的人。
2、逃避思维。面对现实中的任何风吹草动,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先逃避到最黑暗的角落里观察,等到确信没有人来侵犯了,才肯出门行动。
3、逆反抵抗思维。对于社会政策法规,总是用潜意识里的反叛意识无意识地抵抗,暗自跟主流意识用抵触情绪对抗,甚至专门钻到地底下寻找同流合污者搜寻主流派的黑暗中把柄或自我扭曲的丑恶影子取乐为生。
4、被动思维。对于主流的号召常常无动于衷,总是等待着别人行动了,才肯出门行动。甚至只等着别人来劝说,甚至强拉硬拽才肯干该干的事。
5、从众抱团心理。大多数人没有主动创新意识,害怕枪打出头鸟。这样只有懒惰自保,得过且过,等正风头过了,才肯跟着大多数人的火势行动抱团,取取暖。坚信的是反正是“法不责众”,谁也不能不让我活着。
6、讨好趋同意识,自主意识差,没有主见。对于各种流派的意识或言行,缺乏坚定的主观判断,随风草,任意跟从别人的意志摆动,目的就是取悦于他人,不敢得罪小人,害怕被人记恨或暗算。
7、依赖感强。因缺乏主观能动性,总是找寻他人当作靠山才内心安稳。对人生没有信心。
8、迷茫彷徨,无方向感,总感到孤独无助。地球本就是圆的,没有所谓正确方向,因此。常感到没有定规,总感到是漂泊无定的浮萍,无依无靠,内心迷茫彷徨,或只有随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