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好呀,这里是SeeU班长。
前几天在上网冲浪,看到一个女孩子的吐槽,引起了许多网友的讨论。
一开始,她是个非常容易“交浅言深”的人,总是想把自己“剥开”给别人看。
但她的真诚很少得到回应,事后自己也总是后悔不已,觉得自己对还不熟的人暴露那么多“像小丑似的”,并为此感到羞耻。

后来,她学会了控制人际交往之间的边界感,不再轻易对人推心置腹。
可是认识的人越多,她反而觉得更寂寞了。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切勿交浅言深”是年轻人走出象牙塔的第一课,也似乎成了陌生人之间墨守成规的社交准则。
可是这一道道准则似乎也成了一道道壁垒。重重心防下,认识再多人,最后难免沦为泛泛之交。
那么,成年人之间的社交壁垒,真的是无法逾越的吗?

提起“交浅言深”,我想起某问答平台的一个提问“为什么不要和同事暴露自己的家庭条件?”下,有一个高赞回答。
回答的人是一位匿名的老板,他直言“因为一旦经同事之口被老板知道了这些情况,老板一定会逮着那些有房贷、有经济负担的打工人榨取劳动价值,反正他们也不敢随意离职。”
此言一出,无数打工人噤若寒蝉,生怕一个失言,下一个被背刺的就是自己。

由此及彼,人们在关系一般的人面前谨言慎行,本质是在陌生环境里自我保护的防御行为。
因为怕轻信他人导致秘密被泄露,甚至被背叛、被利用,所以沉默。
因为怕自己推心置腹的表达被忽视、得不到回应,所以沉默。
因为怕说得越多错得越多,所以沉默。
人心难测,沉默不失为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
然而,一旦这种习惯成为了思维定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很难再接近了。
表达欲会消失,表达能力会退化……
很多人觉得工作后很难结识交心的朋友,这何尝不是习惯了竖起自我保护的高墙?


当所有人都在告诉你要做个谨言慎行的成年人时,“自我暴露”似乎成为了一种与之相对的“幼稚”行为。
包括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女生,也希望自己能够改掉习惯自我暴露的“坏习惯”。
但是在班长看来,自我暴露是真诚的表现,是与他人建立真正友谊的开始。
也许这个行为确实伴随着风险,它会让个别有心之人钻得空子,又或是被人弃之如敝履。
可是愿意坦露自己的人,是没有错的啊。
他们有敢信敢言的真、有不被世俗沾染的纯、有不惧他人眼光的勇。这是他们的可爱之处,绝非缺点。

所以,管他什么交浅言深、管他什么三缄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