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从心理上压垮了他,他又变成了那个不愿出门、郁郁寡欢的小镇男孩。
大城市的生活超出了文展的理想化,城市和小镇的鲜明对比,以及他无法接受的新环境,冲击着他的人生观。
这让他开始讨厌自己曾经生活的小镇,此后多年没有回来过。
父亲去世后,他留在了家乡,又因为兔唇和低工资而无法成家。
文展最终还是没有勇气继续留在自己所谓的大城市,也没有办法接受从小厌恶的小镇,从而去到了一个陌生的小村庄生活。
董宇辉说:“把原本可能看到乏味无趣的生活,过得悠长而浪漫,这个才叫勇敢。”
重新开始需要勇气,而坚持初心需要更大的勇气。
人生百态,世事无常。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礼物]3、执念有时可以支撑生活
蔡崇达的母亲对于盖房子这件事,有自己的执着。
父亲在宁波工作3年后,带着一笔钱在老家建起了一座石板房,却在不久后中风偏瘫。
父亲生病的那两年,医药费压垮了整个家,每顿吃的菜都是母亲偷偷在菜市场捡回的烂菜叶。
即便这样,母亲还是想要拿着家中的所有存款收入,去建房子。
为了省钱盖房子,母亲一人干两份工作,加上到处借钱,最终建成了两层的楼房。
搬新家的时候,母亲不顾丈夫的病,不考虑孩子的学费,还要按照老家习俗宴请宾客,本就已经负债累累的家变得更加困窘。
面对儿女们的抱怨、丈夫的指责,母亲多次差点撑不下去这样的生活,却又因为不甘心而坚持了下去。
而盖房子就是她的不甘心。
好不容易还完了欠款,母亲又想要把房子再建两层。
即便知道房子可能会在半年或者一年后拆迁,依然不顾他人反对要建四层楼房。
在她看来,如果房子没有建好,她一辈子都不会开心。
那个四层的楼房,是母亲的倔强与傲气。
后来蔡崇达才明白,母亲前两次修建房子,不是为了自己的脸面,而是为了父亲的脸面。
在母亲眼中,建好房子是父亲健全的象征,是她活下去的支撑。
执念可以是生活的支撑,不仅是为了面子。生活中总有一些执着不被理解。
正如荀子在《劝学》中所言:“弃而舍之,朽木不折;契而不舍,金石可镂。”
如果你有自己的追求,即便暂时不被理解,也要试着去坚持。很多时候执着追求才能抵达彼岸。
作者简介:
上星,95后自媒体写作者,
专注读书写作、个人成长、干货分享,
去发现生活中的小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