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花舍
-
俗话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见过的人越多,越觉得人心最难猜。
有些人,看似与你称兄道弟,背地里却不少使袢子;有些人,看似与你志同道合,实则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
不能否认有些感情格外真挚,但也不能否认有些感情只是虚情假意。
为了避免自己受伤,人人皆盼自己有一双慧眼,能看清谁是真心对待自己,谁只是欺骗自己的感情。
但其实,看清人心并不难。
尤其是那些见不得你好的人,只要来往,很容易发现,因为只有见不得你好的人,才会张口闭口这些话。


过分吹捧你的话
曾经看过一个话题:职场里的哪件事,让你上了一课?
答主@柿子讲了一段自己的故事。
刚入职场的时候,主管待她很好,她的同事也与她关系很好,尤其是夏天,每天都会和她发消息,偶尔给她带早餐。
两个人迅速打成一片,柿子感慨自己在职场中也能找到朋友,夏天每次都会夸柿子能力强,深得领导重视。
一次公司安排新事务,柿子和夏天合作。
期间一位客户很难说话,合同久久无法签订,夏天对柿子说:“你给主管偷偷发消息,问问能不能换个客户,主管很看重你,你说的话她肯定听。”
柿子觉得不好,可夏天还是一直在夸她,一直说她一定能办成。
说得多了,柿子也觉得自己应该提出意见,没想到因为这件事,她差点丢了工作,事后她才明白,夏天一直把她当枪使。
夏天不想做的事,就会夸柿子,之后让她帮自己;夏天工作出了问题,就会找柿子,让她帮自己担责。

时间久了,人们都觉得夏天工作能力出众,反而是柿子不仅事多能力还有所下降。
鲁迅先生曾说:
“置人于死地,可‘棒杀’也可‘捧杀’,棒杀就是用棍棒,这样做比较明显,可捧杀却是不停吹捧,让对方在自我陶醉中逐渐完蛋。”
可以见得,“捧杀”和“棒杀”一样需要人们提防,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吹捧中一直清醒。
即便如此自己也该明白,当一个人对你过分吹捧时,大多是另有所图,真正对你好的人想让你看清现实,见不得你好的人才会过分捧你。

肆意宣泄情绪的话
人际关系中,常见一种误解——以为宣泄情绪,是关系好的表现。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两个人只有足够亲密,才会直接表露自己的情绪,甚至愿意分析是什么让自己不开心。
但其实,越是看重你的人,越不会把负面情绪带给你,一个不顾你状态和想法,肆意宣泄情绪的人,往往没那么在意你。

想起曾看过的一个视频。
女生向自己闺蜜不断抱怨新舍友有多烦,在闺蜜安慰了半个多小时之后,她终于缓和了自己情绪,平复了自己的心态。
然而下一秒,她拒绝了闺蜜的邀请,选择和舍友们一起去看电影。
视频的最后有这样一段话:“不是所有的朋友,都值得来往,尤其是把你当成情绪垃圾桶的人,还是算了吧。”
美国洛杉矶大学新路学家加利·梅斯尔做过一项实验。
他找到几位乐观开朗的人,让他们分别和一位郁郁寡欢的人共处一室,结果不到半个小时,乐观的人也开始唉声叹气起来。
通过进一步实验,结果发现,情绪的传染往往只需要20分钟,尤其是坏情绪传染的时间更快。
人有情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可当一个人对你总是报忧不报喜,那么不用怀疑,那个人就是对你毫不在意,才丝毫不怕自己的情绪影响到你。


《恶意》中,东野圭吾讲了一个值得深思的故事。
野野口修与日高从小情同手足,可是由于人生选择不同,两个人从中学开始很少联系,再见面,日高成了作家,野野口修却过得不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