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人性本善,人性的优点才得以充分发挥,人类才有如此灿烂的文明。而人民的力量,也是人性的优点所激发的。
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生命得以孕育,其基本条件,就是善。做人,就是要从善开始。只有自己善了,才可以用善感染别人,散发开去,就有了文明之光。而用自己的恶,去试图改变人或事,只会让人更恶,事更恶。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娇贵?动不动就要生要死?

因为父母都被公知(公共知识)忽悠了。公知,就是公共知识,也就是知识。知识和权力、金钱一样,都是“相”。“相”当然是有用的,但“相”不过是工具,不是目的,不是意义,更不是一切。“相”要与时俱进,与道相随,才会产生作用,否则,就是负累。将“相”当成绝对的,当成目的,当成意义,成为政治正确,就是佛家的所谓“着相”。根据道,根据圆运动,根据时间周期律,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永远就只有一个:克服贪婪和懒惰,让自己以及自己的后代,以及后代的后代……过好日子。

现在的父母:
第一,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在这种情况下,偶尔说一两句不好听的,ta就有可能记你一辈子。因为彼此的圆运动交互不够密切,很容易疏远,一丁点儿刺激或委屈,关系就难以挽回。
第二,孩子心理健康和成长,既需要锻炼,也需要教育。懂事之前要多锻炼,懂事之后要多教育。所谓锻炼,就是立规矩,乖的时候好好疼,捣蛋的时候尽情打骂。就像打铁炼钢一样,打服了再安抚。这样的孩子才会快乐健康。光安抚不打,不行,光打不安抚,也不行。抓住定好的规矩,打完安抚,安抚完又打,赏罚分明,没有不服贴的。不服肯定是因为家教没有规矩。又打又疼,这样的亲子关系才够铁。家教,有阴也有阳,张弛有度,正如阴晴云雨,雷霆闪电,这样才合乎天道,万物所以生生不息。

第三,对孩子事事照顾,隐忍谦让,只会害了他。作为家长,也不必刻意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完美无瑕,自己的缺点,坏脾气,也不妨在适当的时候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来,让孩子学习去迁就一下自己人性的弱点,从而激发他人性的优点。这样亲子关系反而更为融洽,更有利于提升自己情绪的控制力。所谓控制,就是收放自如。情绪不在恰当的时候放开,就难以在不恰当的时候收敛,导致冲动变成魔鬼,而不是动力。
第四,家长能教育孩子应该如何如何,并不代表家长自己已经做得比孩子更好,不过是因为:家长是孩子的家长。仅此而已。能做到言传身教固然好,但家长自己再烂,也不妨碍家长教导自己的孩子要学好——这一点应该成为家长和孩子的共识。我们的公知对家长提出太多要求,结果反而拖累了孩子的成长。

每个人天生都是善的。但为什么有些人会变恶?因为认知出现了问题。主要受后天的姻缘际会影响,在没有正确引导的情况下,知行合一致劣知,对自己和世界产生了错误的认知,从而沦为恶人。一生从未作恶的人,也未必能善终。不能知行合一,同样是因为认知缺陷,不能以良知去主导自己的行为。

所谓阳主阴从。只要是活的,有生命的东西,都是先有阳,才有守阳之阴;先有善,才有恶。从而诞生并延续着生命的轮回。
善良的人不是没有恶念,而是能驾驭自己的恶念,以天使骑着魔鬼去行善。
邪恶的人不是没有善念,而良知被现实问题所蒙蔽,天使躲在角落,放任魔鬼乱冲。
所谓善行,就是上道,顺应天道,该出手时就出手(比如以直报怨),该收手是就收手(比如点到即止),该忍受时就忍受(比如以德报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