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也在书中揭露了人类最本质的一面,那就是“肉体和灵魂之间不可调和的两重性”。肉体不能控制灵魂,而灵魂也不能控制肉体。
昆德拉在全书都在探讨伊甸园或者说田园牧歌。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伊甸园,把生活活成自己向往的伊甸园也就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幸福。愿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伊甸园。

7.我要和生活再死磕几年,要么我就毁灭,要么我就注定铸就辉煌。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我在平庸面前低了头,请向我开炮。
——凯鲁亚克《在路上》
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就是他和他的追随者们,共同的精神宣言!书的内容并不复杂,写的就是他们这群年轻人,4 次横跨美国大陆的疯狂旅行。很多人梦想中,说走就走的旅行,他们真的做到了。
“在路上”的生活,就是尽情地燃烧自我和探索世界,做一切没做过的事。明天会怎么样,管他呢,生命短暂,每一分钟都珍贵,要及时行乐,而每一个欢愉的时刻都值得庆贺。
作家冯唐说:“凯鲁亚克35岁出版的《在路上》是本奇书,这本书让他一辈子、几辈子都够了。只要人类社会还有书店存在,人类还读书,百年后,千年后,这本书还会立在书店的书架上,还会让文艺青年热血沸腾。”

8.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
《永别了,武器》是“迷惘的一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它通过弗雷德里克·亨利与卡萨玲·巴克莱的爱情悲剧来表现当时青年的迷惘与幻灭。
海明威在小说序中说:“这本书是一部悲剧,这个事实并没有使我不愉快,因为我相信,人生就是一部悲剧,也知道人生只能有一个结局。”
作者从“迷惘的一代”的视角看人生、看战争与爱情的双重悲剧。亨利的爱情悲剧不再巴克莱偶然的难产而死,而在战争与爱情的矛盾与对立。
作者令人信服地描写了亨利精神崩溃的过程。随军牧师用宗教来启迪亨利,使他道德趋向高尚,但他的爱人死了,上帝也就没有了用处。亨利的宗教思想崩溃。爱国者吉诺曾影响亨利,亨利也用正义、爱国之类言辞教育别人。但战争中的徒劳与无谓牺牲,使他也当了逃兵,一切热情化为乌有。外科医生黎那尔第以博爱精神医治伤员。但战争给他送的伤员越来越多,博爱不起任何作用。
巴克莱的死是宗教和博爱挽救不了的,于是我们看到亨利在爱情、正义、宗教、博爱诸方面全面精神崩溃,成为绝望迷惘的一代悲观主义者。

9.我注意到:一个懒惰的人,一个不愿动的人,一旦动起来,就会持之以恒动下去,就跟他坚持待着不动时一样,好像他不喜欢的倒不是动本身,而是开始和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