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你的担心也有道理。毕竟在婚恋关系里面,自由伦理并非唯一的标准。还有人民伦理。自由伦理是轻快美好的,人民伦理常常是沉重苦涩的。
米兰·昆德拉有本书,叫《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轻快的自由伦理,有时候也会带来让人难以承受的重。
你父母为何不同意你们的结合呢?他们不愿意看到儿子幸福快乐吗?
这是因为婚恋除了个体和身体的愉悦之外,还有社会舆论、家庭荣誉、道德榜样等等许多沉重的因子。你父母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一直是他们的骄傲、事业有成的儿子,娶了再婚已育女。若亲友们知道了,恐怕不但有人哂笑,还会有人戳他们的脊梁骨。甚至怀疑你有什么不堪的事。这笃定会成为你父母的顾虑。
这些无疑是社会伦理的偏见。你应该能看到,随着社会进步,基于贞操观念的对再婚者的歧视正逐渐消除。我相信在一个完全崇尚自由、个性和进步的国度里,这种障碍本不该存在,也极少有父母或者亲友干预年轻人的择偶。干卿何事?只是目前我们的社会还没达到这一境界。还需要一两代人为此奋斗努力,消除偏见。
你父母无疑是爱你的。我相信如果你能坚持的话,他们最终会接受你的选择。最终你爱的就是他们爱的。你父母的反对不是难于逾越的障碍。我相信你也有能力说服他们。你告诉他们你有多爱,他们应该会理解,尽管一开始他们可能比较震惊而难以接受。美好结局可以期待。
据我所知,在当代,父母在子女婚姻上的拦阻,几乎注定都是失败的。最终他们会在亲情前面向孩子屈服,丢盔卸甲,举手投降。
不过我还是担心你。
既然你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你也不无疑虑。IT业是这个时代最前端的产业,但IT男未必是这个时代道德观念最前端的人。就像电视剧《欢乐颂》里的邱莹莹的男友程序员应勤,他不就对邱莹莹不是处女而耿耿于怀吗?尽管这是个故事,却也是现实的折射。
即使你能破除陈旧观念,下定决心跟此女结婚,以后的漫长日子里依然有很多可虑之处,有不得不承受的生活和伦理之重。
你和她都需要做出很多牺牲。你们要共同面对一些难堪的局面,一些难处理的家庭关系。当爱情变成婚姻之后,尤其是激情消退之后,爱情转变为必须长久履行的义务,可能让你心怀不平,可能让她懊恼万分,最后你们只剩下一地鸡毛。
到那时你会不会后悔呢?她呢?
在某些特定社会情景下,越是那种一方或者双方付出很大牺牲而结成的婚姻,越不容易和谐、稳定。因为他们另一方或者双方承受的权利和义务的压力往往更为沉重,甚至让他或者他们无法承受而趋于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