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仅仅是你,每个人面对困难和不适,本能都是逃避。所以不要自责,也不要对眼前的问题过于放大。这些都是暂时的。人生那么长,我们要学会为自己找不适、找困难,才不枉此生。
3.你目前思维还停留在县城人的思想,尤其你是老师,你对外在评价很看重。你和你老公的职业决定了过去你们在县城生活一定是光鲜、体面,受人尊重、出类拔萃的。你们有自信和优越感。
可来到大城市,你的光芒没有了,你有失落,也会不自信。可你要知道,只要你的人生在上升期,你选择的环境就一定是越来越好的,那么你就永远不可能一直做头部凤凰。除非你留在乡镇一辈子,否则周围比你优秀的人会越来越多。
面对现实,接受差异性,保持积极努力的状态,你只会越来越好。
另外,在大城市能带给孩子的好处,你都知道,我不多说。我就给你试想下,若干年后你退休了,你就知道在大城市做退休教师,和县城的退休教师的区别吧。所以不要有牺牲感,这也是为你自己考虑。
商人们喜欢说“新钱和老钱有区别”,老钱更值钱。那我也告诉你,新城市人跟老城市人差别也很大,老城市人的沉淀和积累,是我们这代奋斗的目标,更是我们孩子的起跑线。
所以,只要饿不死,你就要走下去!
再次,关于父母,关于“父母在,不远游”。说实话,关于孝顺这件事,我是没有说服力的。毕竟我已经在外漂泊18年了,而且,我是独生子女。
你回家的车程是80分钟,而我,即便是坐飞机,最快也要四五个小时,毕竟飞机还要转高铁。现在有了直达高铁,是朝发夕至,早上7点上车,下午17点下车。
我妈之前伤感的时候总会问我,“万一我有个啥事儿,你能来得及见我最后一面么?”说无愧于心,是假的。当年我既然走了出来,父母就成了我这辈子的亏欠。
曾经因为买学位房的事情,我和老公考虑过搬离深圳,迁到南京去。那里距离我们家更近。可后来,我们还是买了学位房,还是咬咬牙走过来了。现在,我们回去的可能性基本没有了。
如果你问我,漂泊在外,幸福么?满足么?有成就感么?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了么?对父母有无亏欠?原谅我,我无法用简单的语言回答你。
我想父母当时放手让我出来,也已经考虑到了今天。那我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就是照顾好我自己的孩子,该放手的时候也要放手。这大概是我对家风不一样的解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