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圈子”还是要“设圈子”,受苦了,该休息了
#entertainment这个圈子,最近发生了什么事#
秋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
一众艺人相继被锤,可以说是很满足了,但也让人有些云里雾里——娱乐圈怎么了?

2021年临近复工之年,娱乐圈的大起大落让人觉得这个时代不是每个人都能“混”的。
三年前,范冰冰事件“共振闹梁”,人们认为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今天,我们会认为吴亦凡就是救命稻草。
不难看出,稻草一直都在,只是它的表现形式飘忽不定,时而“如影随形”,时而“风雨飘摇”,它是名利场,也是魔镜。
风暴是行业中万千人头的运动,来来去去如风,呼啸着整个江湖;跟风如影随形,跌宕起伏,有的跳上“神坛”,有的被“刑事拘留”。
暗潮汹涌,娱乐圈依旧浑浊。大浪淘沙,乱后必大乱。乱中我们认为,这绝不是少数能“瞒天过海”的明星个人道德问题。黑料背后有故事。
1.曾经“星光熠熠”的李雪健老师
曾经很悲哀地问:“艺术圈”什么时候变成“娱乐圈”了?
这个问题真的很伤人!准确地说,并不是“文艺界”变成了“娱乐圈”,而是后者强行将前者挤出了生存空间。
“文艺界”的首要任务是为人民服务,无论是戏曲本身还是人民群众,都尽量保持原汁原味。

1998年火遍大江南北的港台古装言情剧《还珠格格》诞生了第一批内地明星。当时还是北京电影学院学生的赵薇,一夜之间成了“尖子班”。张铁林、苏有朋等人也是红极一时。
谁能想到,10年后,“小燕子”赵薇已经过了第一轮“暂缓蓄雪期”;.
回顾过去,不得不说,“十年如魔,娱乐圈的轮回也有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中国的造星之路可谓“星光璀璨”。市场化运作巩固和增强了娱乐市场的内生动力。资本逻辑和商业逻辑还是有明显区别的。资本靠价值支撑,商业靠信用背书。
《还珠格格》的火爆是因为老少皆宜,收视率算数。这就是业务逻辑。
现在呢?
流量为王,选秀节目井喷,饭圈文化。反观文艺影视剧没落了……

后来陆续上线的《超级女声》也说得通,毕竟有点像平民选秀节目。《快乐男声》《加油!好男儿》是芒果台和东方卫视的招牌,已经升级到打造“偶像”粉丝经济的层面。
二、大浪淘沙
易烊千玺是2010年出道的“小鲜肉”,10岁就出演了《铁梨花》。

当时范冰冰身着“龙袍”》惊艳戛纳红毯。
北电大三学生郑爽凭借《一起来看流星雨》获得金鹰节最年轻影后提名。
2012年,鹿晗的一条微博评论破亿,人气爆棚。
交通时代以简单直接的方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2014年被公认为“流量明星元年”。♬童话剧《古剑奇谭》创造超百亿播放量,李易峰陈伟霆一战成名走红,商业指数如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