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是晴雨表,是试金石。
分明感觉到有些人越来越亲近,有些人莫名疏远。
那些平时称兄道弟,本该亲近的人,知道父亲得了癌症,都感到害怕。但也有一些人平日里接触不多,这时候却表现得暖心,每天都在讨要温暖……
世事不多,但人在的时候在他们面前,他们是温暖的。交谈和打招呼,既让人安心又让人充满力量。私底下,我不止一次因此流泪。
说实话,那时候我的压力不亚于我爸。来去无亲友,不知能不能活下来。病人能否活下来,不单靠正确的医疗。患者与亲友之间的亲密关系也是治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忽视它的巨大功能和作用。
对于一个身患癌症的人来说,长期与病魔共存无疑是很难的,但我们作为亲人的耐心也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的耐心得到了亲友的支持和理解。
患者此时赶到,心里比病还着急。焦虑、失望……都可以理解,但永远不要放弃自己。能够和床伴、亲人沟通内心想法和病情的实际情况,真的很重要。
患者的情绪传递可以感染周围的人,不断调整医疗方法,完善治疗措施,是最可行的医疗方案。我们的信心从何而来?就是要能够看到病人的情绪稳定。
癌症永远无法治愈,但我们希望不复发、不复发、不转移,但还是希望听到患者“好多了”的话。我们希望患者有一个常态化的好心情,配合我们的祝福和医疗的进步,让我们深陷“痛苦”的家人慢慢抚平久违的温暖。
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不必扮演救世主的角色,但表达一份真挚的爱与关怀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