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意蕴悠长的小松古诗,值得欣赏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欺霜傲雪,挺拔刚劲,松树,从来都是气节的象征。
“冬春无异色,朝暮吟天风。”,松风,犹如远离尘俗的天籁,尽显松的高洁和超凡脱俗。
《论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不畏严寒,坚贞不屈,高风亮节,大多数的时候,诗词里的松树给我们的印象都是高大的形象。
“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历经岁月的洗礼,生命的力量愈加蓬勃,小松亦有别样的情怀。
现在就分享三首描写小松的古诗,虽然三首诗的风格不同,但是诗人所表现的主题仍是令人动容的。

01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唐 杜荀鹤《小松》
翻译:刚出土时的松树的确小得可怜,它被淹没在野草丛中,没有一点存在感。
但是,它虽然小却不弱,你看它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往上冲刺。
用不了多久,它就会从生草丛中脱颖而出,高过蓬蒿,以一棵树的姿态傲然挺立。
松树小的时候,有些人不认识它,不知道它是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并不重视它,更别提爱护和培养。
直到它直冲云霄,长成了参天大树,才恍然发觉它原来还是栋梁之才,可这还有什么必要呢。

赏析:韩愈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杜荀鹤笔下的这棵小松,极具特性,它倔强,执着,努力,骨子里自带韧劲。
它不去在意他人的目光,也不去祈求他人的保护,它只管专心成长,努力活出自己的高度,而后积极若款生命的宽度,最终活成了有用之才。
被人怎么看不重要,自己怎么活才是重中之重,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自己活得够精彩,机会来了,还怕抓不住吗?
伯乐固然不可少,关键得,你自己首先得是那匹千里马,记住,只要自己不放弃,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就像这株小松树。
作者简介: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大顺进士,以诗成名,有《唐风集》等著作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