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裕之两首写柳小诗,清新自然,匠心独运,不事雕琢,堪称佳作
前言:
形容春天,人们最先想到的,总是“柳丝摇曳”、“柳吐鹅黄”等词汇,因为,柳是春天的使者,春风一到,最先返绿泛青的总是河边的依依垂柳。
但是,柳树又是人们惜别的载体,“灞桥折柳”,“折柳送别”、“满城风絮”,等等,它似乎又带着许多的离愁别绪。
自古以来,写柳的诗词数不胜数,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为东晋才女谢道韫博取了“咏絮才”的美名,柳絮喻雪花,形神兼备,真可谓神来之笔。
谢道韫的“柳絮因风起”有着对春暖花开的美好向往,充满诗情画意,而唐代诗人雍裕之则别出心裁,以柳絮喻白发,表达了对年华易逝的珍惜之情。
雍裕之是一个屡试不第的落魄文人,在大唐灿烂的诗坛上并不怎么显眼,但是,他的清新隽永,空灵蕴藉,却可以令人一眼万年。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两首写柳小诗,一起来领略他的清新美好,和其独树一帜的诗风。

01
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
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唐 雍裕之《柳絮》
简译:没有风的时候它们才会落到地上来,有风的时候就漫天飞舞。轻轻袅袅好似雪花翩飞,谁都不希望它们粘到自己的头发上。
赏析:雍裕之这首咏物诗,没有具体的形态描摹,完全是以神似取胜,整首诗没有一处提及“柳絮”二字,可读者读完全诗,感觉到那洁白轻盈的柳絮就在眼前飘舞,仿佛触手可及,它是那么的鲜明,那么的具体。
若论写景状物,雍裕之绝对是个高手,这一点无需质疑。你看,他只从无风和有风这两种状态中,就提炼出了柳絮纤细轻灵的特点,无风时它们轻飘飘慢悠悠地落地,有风时哪怕是清风微拂也会即刻随风起舞。

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诗的后两句转入抒情,不论形状还是颜色,柳絮都与白雪相似(这里的“缘”是因为的意思,而“渠”则代指柳絮),所以人们都不愿意让它们粘到自己的头发上。
因为,如果那样的话就像白了头发一样,把自己都显老了,尽管人人都知道年华似水,谁也不能青春永驻,可又有哪一个人甘愿华发早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