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路人海,善意不死
关于车站的印象,这总是一个城市最早也最复杂的沉淀,且对我来说总有些亲近和希望,也是未知和无数陌生人的擦肩而过。此时的我在火车里,在铁路上。过道是小孩子的打闹,惹人厌烦,身边是一个看书的姑娘,窗外是夕阳下温和绵长的车道。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间,李大叔过来了……
李大叔笑着看我:吃饭了没有?
我回道:不吃了。
大叔问:怎么不吃。
我说:我很快就到了
随后我继续问:您吃了吗
大叔说:刚吃完
我回道:那就好
……
没过一阵,又遇见大叔从另一面过来。
李大叔问:吃饭吗
我回道:我回家吃,就快到了。
……
这是一场我与陌路人的同行,是互相流露的善意。尽管毫不相识,大叔还是给我这个陌生人最淳朴踏实的信任。尽管言语上有些难以听懂,我们也把最自然的笑容留在这条同行的路上。
这是我在车站遇到的老人,这也是陌生人之间的故事。
——
我在车站遇到一个大叔,他拿着不多的行李坐到了我身边空余的座位上。他穿一件黑色皮质夹克,黑色裤子,干干净净平平整整穿着一双新黑色布鞋,头发理的整齐简短。待他坐稳他拿着车票问我这趟车是在这里等吗?我看了看车票说跟我是同路还是同车厢,到时候您跟着我走就行了。说罢我还拿出车票给他看我的车次,确定是同一辆火车无疑。
候车的时候我们简单聊了起来。在攀谈中,他拿出手机问我怎么弄绿码和行程卡。我帮大叔填信息时我注意到大叔身份证显示是回族人,今年也已经五十多岁了。现在去新疆打工,我自然明白新疆是个高工资的地方,但务工的辛苦却也是能预见的。在交流中大叔得知我是大学生,还嘱咐我好好学习,说在社会上没有学历不行……
大叔姓李,这与印象中回族的姓氏不同,我总是以为大多数回族都姓马,这也许是许多人的固有思维了。李大叔身着黑色夹克,身上摩擦过的褶皱似乎也陪伴李大叔许久。
李大叔从银川来,告诉我是固原人。我脑袋里不由自主的浮现出“西海固”三个字。
看过山海情的读者你们一定能知道,宁夏西海固的土地上孕育着一方勤劳朴实的人们。也是这部剧让我去细细读起了这本书。而现在,这样朴实的,勤劳的人就好像从书里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