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去了遵义的播州区苟坝。这是个很小的山村,三面环山,山清水秀,树木茂盛,水流潺潺,很是幽静。我们进入一个四合院,它木墙黛瓦。遵义会议后,毛泽东等住在此处。当时,红军准备去攻打打鼓新场的敌军,毛泽东坚决不同意。一个夜晚,寒风袭人,雪花飘飘,毛泽东难以入睡,他起身出门,提着一盏马灯,沿着崎岖的小路,去找周恩来商议,做通了工作。恰好又收到情报,获知敌军已调集了重兵;如仍坚持进攻,必将葬送中央红军的主力。在最危机的关头,毛泽东又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就在苟坝的这个小院里召开了会议,成立包括毛泽东在内的新三人团,指挥军事。走到村外时,我们回头见村内耸立着一只巨大的马灯,而街道两侧的路灯杆上高悬着的则是一杆杆步枪挑着一只只马灯。小村虽小,但却是毛泽东用一盏马灯照亮中国革命前程的地方。村外还一处清泉池,水清如镜,可直接饮用,我捧起一把来濯洗脸面,顿觉心明眼亮。
离开苟坝,我们前往赤水河。遵义会议特别是苟坝会议后,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红军四度赤水出奇兵,跳出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四度赤水成为毛泽东高超军事才能的体现。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广场位于茅台镇对面的山顶。涛涛的赤水自西南向东北流过小镇。我们兴冲冲地走上连接两岸的吊桥,空中弥散着扑鼻的酒糟香,果真是醉美贵州、最美遵义。据说,当年的红军战士也品尝了小镇的美酒,从而身强体健,胜仗连连。
遵义之行使我们净化了心灵,补了钙,增了正能量。我拟了小诗一首:
一九三五年的春风,
吹醒黔北山城。
那座小楼,
沐浴着光明;
那群人,
那个会议,
将革命的航程拨正。
娄山关军号声声,
赤水河波涛汹涌,
茅台美酒把捷报欢庆。
2021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