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是好东西,营养丰富,口感好,但它时令性强,不耐贮藏,不易清洗,尤其是白桑葚。前些年,街面上还见不到黑桑葚,沿街揽客的果农小车上推的,都是白桑葚。有人来买,主人便小心地给收进塑料袋称重。熟透的白葚子呈半透明的黄白色,非常软糯,必须轻拿轻放。不知什么时候,黑桑葚大步闯进了人们的视野,它装在一个个塑料盒里,摆在商店的柜台上,闪着锦缎般的光泽,莹润诱人,高端大气, 身价不菲。在我的印象里,白桑葚似乎从没有过这种待遇,一直是在街边叫卖。我买过几次黑桑葚,总觉得味道偏酸,即使有的不酸,口感上也差多了。不仅如此,它还掉色掉得厉害,吃不了几个,手上嘴上牙齿上就灰黑一片,实在让我爱不起来,于是果断放弃,买必是白桑葚。
还有一种野桑葚,红红的,很小,但很甜。公婆原来住的屋子后面,有一条非常窄狭的空地,里面就长有一棵野生的桑树,又细又长的枝条,杂乱无章的横生斜飞,遮蔽了房屋的后窗。每逢桑葚成熟,总有小孩子跑进去摘桑葚吃,攀着墙头跳进跳出,有时实在吵得太厉害了,公公就会隔着窗户喊一嗓子,可过不了多久,又会响起翻墙声。那树上结的红桑椹很好吃,曾给儿子的童年带来很多欢乐,满足过他探险的好奇心和贪婪的味蕾,但公公终是不堪墙外孩子们的无尽骚扰,叫人给砍掉了。
近些年,交通便利,物流发达,慢说南方水果,就是国外的水果,只要你想吃,总能买得到,葚子这种原本也上不得台面的水果,似乎就更难以跻身主流市场了。可我还是那么执拗地喜欢它,一到采摘季,就到处去寻觅。
一天中午,我正在厨房做菜,爱人提着一小盒东西进了门,神秘兮兮地说,给你买了好东西。我打开一看,居然是黑桑葚。黑的不好吃,你买它干啥?我有些埋怨他。他说,你先尝尝。我拈起一个放进嘴里,一股浓甜的汁水立刻溢满口腔,跟以往吃过的决然不同。难道是我的记忆出了问题?还是它改良了?我一面忙着清洗,一面纳闷地嘟哝着。哈哈,只能说明你以前没买对。他的语气颇有些自豪。
看来,经验主义真是要不得啊。据说,黑桑葚比白桑葚营养价值更高,而且它质地较为紧密硬实,比白桑葚易于贮藏和运输,所以,商家更青睐黑桑葚。说到底,只不过是我的个人喜好罢了。
朋友圈里有人发动态,说夏津桑葚采摘节开幕了,还配了一幅幅令人遐想的美图,这又一次勾起了我的向往。夏津采摘节迄今已经举办了十四届,相隔也不远,按说,怎么也该去过不止一次了,可就是没去成过。于是跟同事商量着,找个周末一起去采摘,到了周末,不是我有事,就是她有事,还是没能成行。
夏津黄河故道的古桑树群落是联合国授牌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树龄大都在百年以上,还有多株千年古树。从历史尘烟里走来的它们,是否见证过古代采桑女的艰辛悲喜,是否为今日的盛世繁华而额手称庆呢?有机会,定要走到古树前,亲自问问看。
这天,爱人又买了一大兜回来,是才刚上市的白桑葚,里面夹杂着一些未及成熟的青果。我洗了一盘摆在桌上,拍照给儿子发了过去,权且叫他“望梅止渴”吧。不想儿子很快回复道,过几天要出差,正好路过咱家,为了十年没吃过的葚子,我也要公私兼顾一回,周末回去。后面是一张调皮的鬼脸。我喜出望外地说,好啊,一定早早地给你备下,选最好最甜的葚子,让你一饱口福。
壹点号落雪有声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