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存在着一种无私的信念,它也许是一张药方,上面填的只是“助人”这一味药,却足以疗救大半,甚至药到病除;它也许是沙漠中的一小方绿洲,即便里面的湖水是苦涩的,却浸润了干燥的舌喉,让步履维艰的人继续向前;它也许是茫茫大海中的一座孤岛,让无依无靠的心有了着陆的希望,划桨的气力甚至翻了几番。那是珍藏在一方小小天地里的爱心,清澈到没有一丝一毫的杂质,窗明几净,简单朴实,却能照亮一株株有梦待放的花蕾。
———致“向阳花开”爱心支教团
(一)
东平街道百户庄村位于泰安市东平县西部,它前靠大清河,背依白佛山,西连水浒影视城,中通贯中新大道,秀美淳朴的村庄景致令人流连忘返。
2018年年底前,百户庄村还是一个省级贫困村。百户庄,百户庄,全村百余户,大多挣扎在贫困线上下,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事屡见不鲜。由于村里经济结构单一,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外流,留守老人与儿童便成了百户庄村那一道“极为伤痛”的疤痕。
“第一眼看到百户庄村里的孩子,便有一股说不上来的心酸与心疼。他们躲在房门后怯怯地望着你,眼神中充满了困顿与无措。”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向阳花开”爱心支教团队长王翔说。
留守,是陪伴的缺失,是情感的空洞,是花开在无人问津的暗处,被浇灌以孤僻、自卑与敏感,然后无处是从,随风飘零。
这是“向阳花开”爱心支教团第五次来到百户庄村。在过去的四个年头里,百户庄村始终奋进在脱贫摘帽的路上,努力向好,一年换一个新样,这是每一位“向阳花开”爱心支教团队员有目共睹的。
支教团副队长袁园就曾在她的支教日记本中这般写道:“原来的村庄房子都是茅草房、土房、砖房与瓦房,原始的,颓败的,破落的。唯一宽慰的是那时候的村里有咸豆浆、南瓜子、糖人、甜杆……那时候的村里家家有泉水,户户有垂柳。可是现在的百户庄村不同了,每家每户都变了样,村里盖上了整齐的小洋房,铺上了宽敞的柏油马路,交通便利了,商铺市集也多了起来。是啊,每一年的百户庄村都在变化,楼房、设施,包括孩子们的身高……但也有些东西却始终没变,比如孩子们对‘向阳花开’的期待……”
百户庄村发展得越来越好了,百户庄里的孩子们亦是如此。尤其是当知了开始声声叫起了夏天,池塘里繁盛的荷叶遮盖了游动的鱼儿,孩子就开始盼望起来了,盼望着能再度遇见温暖且美好的“向阳花开”……
(二)
87公里,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这是泰山学院与百户庄村的地理距离。
在赴百户庄村的大巴车上,新队员们兴奋且激烈地讨论,憧憬着未来几日支教的生活,而老队员们则沉着心在本上写写画画,回顾着出征仪式上老师的嘱咐,思索盘算着接下来的一些安排与计划。
车终于驶进了百户庄村,老队长王翔特意提醒了一句:“百户庄到了,这就是我们接下来奋战的地方!”
话音刚落,四五个孩子突然闯入了眼帘,跑着跳着跟在大巴车旁,“呵!果然又是高成波他们几个!”王翔定睛一看,会心地笑了。
“师傅,麻烦车开得慢些,停在前面村委的门口就行。”王翔边跟司机师傅打着招呼,边向奔跑的孩子们招手问候。
车停在了村委小院的门口,几个老队员刚一下车便被跟车的孩子们紧紧抱住了。
久违的再度相遇,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上流露着梦圆那刻的欢喜,像极了不远处山坳上那簇向阳而开的野山葵。
“第五次更为热烈地欢迎你们的到来!”百户庄村村党支部书记蒋言军爽朗地笑着,黝黑的脸庞衬得两排大白牙更为明显。
“向阳花开”爱心支教团受到了百户庄村的最高礼遇。蒋书记本想着安排队员们住在条件稍好的村部招待所,但被支教团委婉拒绝了。选择继续扎根“老地方”——村委的会议室。“向阳花开”有自身的考虑:一方面是队员们不想太过叨扰麻烦村里,一切能自己的克服的,尽量自己克服;另一方面熟悉的大本营与生俱来便有着一股亲切感,无论是对于支教团还是村里的孩子们。
几个孩子帮着支教团将行李拎进了村委会议室与几间作女生卧室的办公室,队长王翔将自己特地带来的水果糖奖励给了他们,并专门向他们布置了一个重要任务:挨家挨户去通知村里的孩子们,让孩子们知道明天“向阳花开”课堂又要开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