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走得更久更远,就要学会低调和谦卑。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藏锋守拙、低调谦卑,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成熟。
明朝的开国功臣徐达是个有勇有谋的将帅之才,他屡建奇功,深得朱元璋的器重。
为了奖励他,朱元璋打算把自己当皇帝之前的府邸赐给他,结果徐达死活不要。
无奈之下,朱元璋又请他到旧邸喝酒,将其灌醉之后,亲自把他抬到床上,盖上被子。
徐达半夜醒来,一看自己竟睡在朱元璋的床上,吓得半死,立刻跳下床跪在地上,自呼死罪。
朱元璋见他如此谦恭,明白他对自己的忠心,心里一高兴就命人在旧邸前修建了一所宅地,并在门口立下牌坊,亲自提写了“大功”二字。
后来,朱元璋还赠给他一块沙洲,因为正好处在船只必经之地,他的家臣便借机牟利。
徐达知道以后,立马就把这块沙洲上缴了官府。
徐达虽是开国功臣,有过赫赫战绩,却从不以功自居,而是收敛锋芒,低调做人,也因此没有遭到朱元璋的清算,终得善终。
《菜根谭》中有云:
“君子不作垢业,亦不立芳名,只是元气浑然,圭角不露,便是持身涉世一安乐窝也。”
意思是,君子不做耻辱的坏事,也不图树立美名,只是保持天地浑然之气,不露锋芒,这就是安身立命的安乐窝了。
光而不耀、深藏若虚,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修养。
不争不抢、圆融通达,才是最大的人生赢家。
人到中年,“稳”字当头。行得稳,才能走得远。
不贪功劳、不图美名,韬光养晦、低调做人,沉淀自己的心,做好该做的事,就是安身立命最稳固的资本。
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你总能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
03
白岩松曾说:
“人到中年时,不往上,就容易往下了,所以我觉得,还是要有重新出发的心态。”
人生下半场,与其随波逐流,飘哪算哪,不如主动一些,在有限的生命中,去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
人到中年最好的状态,是明知有跌落的可能,却仍然有重新出发的勇气。
矿工诗人陈年喜29岁进入矿山工作,成为了一名爆破工。这一干,就是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