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
父母养育之恩,当涌泉相报,此乃孝之本分,乌鸦尚知反哺,羔羊也懂跪乳,何况人乎?
小时候我们没有能力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长大了,特别是到了“事业有成”的中年之后,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我们,又该如何孝顺父母,以尽孝道呢?
有人说,父母含辛茹苦将我们拉扯大了,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属于“自已”的空间与时间,应该顺其自然,把他们留在老家,“还”给他们“自由”,而我们所要尽的孝道也就是时不时的为他们添置些衣物,送些营养品,逢年过节的常回家看看即可。
可是,绝大多数人却坚持认为:父母年岁大了,行动越来越不便,将他们留在老家,成为空巢老人,每天老眼昏花地坐在院子中数星星,于心何忍?
因此,最好是将父母接到自己身边,如此才算真正尽了孝道。
果真如此吗?
将父母接到身边,真的就是孝顺吗?
赵本山与宋丹丹的小品《钟点工》大家一定都看过吧,小品中的老赵头(赵本山饰)就是一个被儿子接到身边尽孝道的老父亲,结果又怎样:
秧歌不能扭了,大城市不像乡下,人家玩的是更高级的广场舞,根本就跟你不在一个频道;二胡也不能拉了,在家拉吧,容易影响孙子学习,儿子儿媳妇休息,可到外面去拉吧,路人直接就把你当成了乞丐,咱又丢不起那个人,于是,便就只能呆在家里看电视,看电视,除了还是看电视......
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被逼无奈”之下的老赵头,只能拨通了一家品牌公司的家政服务电话。
要说这大公司就是大公司,效率就是快,这不,老赵头的电话刚撂下不久后,负责陪聊的钟点工便上到了门前。
叮咚......谁呀?
张惠妹——
接下来上演的就是老赵头与钟点工(宋丹丹饰)的一段诙谐对话,由于内容太多,在这里就不详细赘述了,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回顾一下,确实很搞笑。
由于《钟点工》是被当做一部喜剧作品搬上春晚舞台的,最终或许大家记住的只是其中的一些诙谐台词,以及赵宋两位喜剧大咖的风趣表演,一笑而过,并没有过多的去思考一些内在东西。
但如果您适当地进行一下深挖,那么便会不难发现,《钟点工》可不仅仅是为了搞笑,作品其实是想借着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来反应一种普遍存在的家庭共性问题:
人到中年,把父母接到身边,是不是就一定孝顺?
老赵头的儿子在大城市立了足,站稳了脚跟,为了尽一份孝心,便有心将父亲接到了自己的身边,想让老父亲跟着自己享享清福。
可事与愿违的是,儿子的孝心,却并没有换来父亲的幸福,相反,早已习惯了农村生活的老赵头在儿子这里处处碰壁,事事都受到了“限制”,正如他自已所坦言的那样:
“的确,在这里吃好了,穿好了,可是,自由却没了,就像只笼中鸟,扑腾来,扑腾去,最终就是那巴掌大的一块地,跟‘坐牢’一样......这还不算‘惨’,最‘惨’的是,自己每天只能对着宠物狗瞎嘟哝,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儿子给父亲提供的优质生活,最后却反而成了老赵头憋在心里的沉重包袱,一种难言的负累。
其实这不仅仅只是老赵家的个别现象,往开了讲,就是一种社会共性,很多人,特别是小时候在农村受过穷,吃过苦的那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在大城市落了脚,实现了财富自由后,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含辛茹苦把我养大的父母,却还在老家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受着罪,如今,是该让他们享享福,安度晚年的时候了......
于是,在良心与社会责任感的双重“压迫”下,一些自认为混得还不错的中年人,便将年迈的父母接到自己身边尽起了孝道。
可是,此种做法果真是尽了孝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