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辰槿 主播/云湾
佛家有云:“去我执,除偏见,万物通达于心。”
世界原本很简单,而有些人过于偏执,总是质疑与否定,难以与外界兼容。
习惯性反驳,让人生之路越走越窄。
保持谦卑,宽容温和,才可感知万物通达。
不嘲笑,不抬杠,不失为一种通达。
克制反驳欲,会让你的人生越来越顺。

嘲笑别人,是一种愚昧
《素书》中有句话:“拿自己的聪明贬低别人,反而是另一种愚昧。”
这世上最幼稚的病,莫过于妄自菲薄。
嘲笑别人的喜好,并不会让别人改变自己的喜好,而只会让别人对你产生厌恶。
辜鸿铭在北大任教期间,留辫子,穿马褂,头顶瓜皮帽,虽然学贯中西,装扮上依然我行我素。
有一次,他应约去一家西餐厅吃饭。
邻座有两位大学生,从走进门来就相互说着蹩脚的英语,还磕磕巴巴。
辜鸿铭虽然听得心里别扭,但一声不吭,没想到他们却开始揶揄辜鸿铭。
两人几次打量辜鸿铭的装扮,然后窃窃私语。
一个说:“这老古董,哪里有吃西餐的样子?”
另一个说:“乡下老头进城,不就是这副模样吗。”
辜鸿铭不禁怒目而视,然后,操着一口地道的英语说:“我吃西餐的时候,你们两个还没出娘胎呢!”
两名学生顿时惊呆了,这一口流利的英语,恐怕是他们这辈子都难以企及的。
当他们得知,眼前这老头就是精通多国语言的辜鸿铭时,更是羞愧得无地自容。
嘲笑别人,非但不能抬高自己,还会暴露自己的粗浅无知。
有教养的人,不会取笑别人,而是更多地去体谅别人。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自媒体作者徐忆苑在访谈时回忆过往:
自己一直都讨厌榴莲的味道,她一度以为,合租的室友也不喜欢榴莲的怪味。
因为,从未看见室友买过榴莲回来吃。
可是,偶然一次,她从别人口中得知,室友最喜欢的就是榴莲。
原来,室友只是不想让她闻到榴莲的味道。
从那以后,她不时就会带一只榴莲给室友。
室友在楼下的花园边吃掉榴莲,然后嚼两粒口香糖,再溜达一圈。
回到房间,身上已经没有榴莲的味道了。
不欢心求同,但愿求异惬意。
成熟的人,不会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而是懂得顾及对方的感受。
为人处世,能容则易;包容越多,幸福越多。

层次越低,越喜欢抬杠
认知水平越低的人,越是喜欢与人抬杠。
明明什么都不懂,又偏爱找存在感。
爱抬杠的人,不管你说什么,他仿佛都能给你当头一棒。
你说抽烟有害健康,他说:“我看也未必,我爷爷抽了一辈子烟,照样活到86。”
你说今天天气真好,他说:“好个屁呀,晒死人了!”
你心情大好的时候,他咒你别高兴得太早,说不定哪天就倒霉了。
生活中的杠精,就是令人不愉快的存在。
只考虑自己的痛快,不考虑对方的感受,是一种情商极低的表现。
上个周末,同事小施兴致勃勃地做了一个菜,虽然菜的色相不怎样,但味道还不错。
于是,她美滋滋地发了个朋友圈。
原本以为会得到很多赞美,没想到遇上了杠精。
有人留言:“真替你难为情,这么大了还不会做菜。”
还有人说:“做成这样,还好意思在朋友圈嘚瑟。”
小施很无奈,索性撤回了这条消息。
其实,什么都看不顺眼,不是因为别人有多差劲,而是因为自己欠缺修养。
喜欢抬杠的人,怼天怼地怼众生,自以为是,又咄咄逼人。
不仅给别人添堵,还跟坏情绪较劲,满身戾气,惹人生厌。
和亲近的人较劲,伤心伤神;和旁人较劲,毫无必要。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弘一法师说:“以言语讥人,取祸之大端;以度量容人,集福之要术;以道德化人,得誉之流长。”
出言不恭,容易招致灾祸;宽厚待人,才能为自己积攒福德;而好的品德,会让人心悦诚服。
弘一法师亦是如此,涵容待人,恬淡处世,因而备受世人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