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平凡的普通人。
我们频繁的过着平凡生活。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世界实时更新,自媒体横行的时代,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都过着重复的生活,不知道是时间的沉淀还是社会磨轮的碾压。曾经的仗剑走天涯,曾经的热血澎湃,曾经憧憬梦幻般的美好。都不曾在脑海中有一丁点痕迹留下。现在只是盼着下雨,看着雨落地面生出一片片雨花。然后做好一顿晚餐与家人在一起吃饭,吃饭时聊一聊一些有趣和无趣的话题。吃完饭刷刷手机,看看电视剧,辅导与监督孩子做作业。最后一切弄完,站在窗前抽根烟,望着外面在享受雨水临幸的花草树木,听着只有大自然弹奏出美妙的雨声,放空自己的大脑。躺到床上静静的想着一些也不知道是什么的事情。
记得在小时候,所有的事情都显得比较单调。
清晨随着厨房里锅与铲的碰撞声和大人们的叫喊声:“起来吃饭了,几点了都。”或者拿着一块或两块钱背着书包,蹦蹦跳跳的跑出去在路边小摊解决早饭问题。有时还能剩下五毛一块的留下来买一些一毛五角的小零食。
学校门口捋了捋胸前鲜艳的红领巾,看着直通教学楼的两排高大的松柏,穿着发黄的白板球鞋的脚踩在因学生们打扫卫生而尘土飞扬和带着些许湿意斑点的水泥地面,向散发着一层金色光芒的教学楼走去。推开刷着枣红色油漆的木门,“嘭”的一声。门上的铁栓与刷着厚厚的白色腻子和下面涂着深绿色油漆的墙面来一次亲切的问候。
“当!当!当!……”一阵清脆的钟铃声响起,不管在学校什么地方,学生们快速的向教室跑去然后迅速的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的传来,不多时,一位挡住有些刺眼的朝阳的身影出现在班级门口。左手拿着一两本带着些绒毛的书,右手握着泡着茶叶的水杯。走上木质的讲台,把手中的书和水杯放在满是白色夹杂着彩色粉末的讲桌上。看了看下面窃窃私语的学生们,敲了敲讲桌然后有些严肃的带着浓浓的地方特色的普通话厉声道:“上课!”。学生们立马抬头挺胸手放在桌子上齐声喊道:“老~师~好~!”
上课时,老师总会让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这时学习好的同学坐的笔直积极主动的举起手来要回答问题,而学习不好的学生也叫差生就低头看着课桌上摊开的课本生怕点到自己。运气好老师让好学生答,如果运气不好不幸被老师点到差生回答问题,这时就会扭扭捏捏低头站起来然后左瞄右看求助左右同桌。回答上来老师就会让坐下,如果回答不了,不好意思那可能要站一会儿了。上课时间长了总有学生会跑神,左看看右瞧瞧。看看挂在黑板上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几个鲜明的大字,看看挂在两边墙壁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白底蓝框黑字的标语,瞧瞧有些泛黄的玻璃和起了皮的铁栏制的窗户,望一望门外的走廊,无趣的打发些时间。
课间在同学羡慕与渴望的眼神中把小零食拿出来,然后幸福吃到嘴里。看着对方的馋坏了的小眼神,然后在自己不舍的手中把零食分出一点点给他。当他吃了下去露出满脸的满足与高兴时那一分不舍也随之而去。
在度过漫长的幸福与煎熬后,迎来了放学的铃声。在校门口灰泥色高高的铁栅栏处一涌而出,一个个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背上背着书包有独自一人,也有三三两两,三五成群结伴而行的学生,在道路上分散开来。
回家路上,走在散发着泥土芬芳的乡间小道。摘一摘田埂上的狗尾巴草,抓一抓野花上的蝴蝶与蜻蜓,溜进不知道谁家的菜园顺走一些番茄和黄瓜。在嬉戏打闹之中往家的方向奔跑。
回到家丢下书包,坐在小板凳上拿着钳子打开满是雪花的黑白电视机,看一会儿每天准时的动画城和大风车。或者跑出门外与邻居们的小孩一起玩耍。跑到草地上打一打滚或者跑到小河沟边扔一扔石头在或者当油菜花开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根笔直的棍条,去做那千军万马中的赵云。当夕阳像烧红的铁球时,天上的云彩也似是被烫的红扑扑的。空中的鸟儿穿过几道漂流的青烟,朝着树林深处飞去。天边一道笔直的飞机线突现在小孩子的眼眸之中。指着天空大喊一声:“看!大飞机”,这时一群孩子都会抬着头看着飞机慢慢远去。后方传来大人们“回家吃饭了”的叫喊声,孩子们收回好奇与遐想的眼神,比赛似的向各自家中飞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