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响雷惊醒了熟睡中的我!倾耳一听,窗外噼里啪啦,下雨了!
现在已是六月中旬。对于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我来说,今年雨水至少再我记忆中这还是第一次----这是半年多来第一场大雨!
闲聊时,不时听到人们的议论:今年要见年了。花生没种上,小麦也没得收成,来年恐怕要挨饿了。。。。。说这些话的大多是上了岁数的人。这部由勾起了儿时的许多回忆。
再尘封的记忆中,生活在农村的我跟随父母数次经历了这种天不下雨的忧心于折磨。记得年少的我曾经用两个小水罐子挑水浇自家的卖地。那干涸裂着大缝的土地,多么渴望来一场透彻淋漓的甘霖。水是庄稼的命根子,而粮食,尤其是在上世纪70—80年代,粮食就是农民的命根子。
从小就听人说,“有饭天给吃”。这些年,工农业生产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自然环境却遭到了不小的破坏,好在国家认识了到了这一点,大力治理环境污染。习近平主席还为此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环境污染治理,有了改善。但却难以回到从前。以我的体验,我们山东这些年的雨雪和我小时候比起来少了不知有多少。漫天风雪的场面已基本没再出现,即使是雨季,雨水也是少得可怜。就连村头那条清澈的,我小时候曾在那洗澡,玩耍,捞鱼捉虾的那么清澈干净的 ,每逢下完大雨,我和儿时的小伙伴就去洗澡,挑水,扎猛子,曾给了我无数快乐的我心中留恋不舍的河流,现在也变成了一条小臭水沟!河中的污水已不忍直视,更不用说在里面做那些儿时的事了。每逢回老家经过那条曾给与我无数欢声笑语和快乐的小河,我心中就多了一份遗憾与惋惜。
现在,随着物资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的确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每逢静坐深思,我总会想起小时候的那些往事。虽然那时生活贫困,甚至连吃饱饭都成问题,但心中却充满了快乐。
看看现在的人们,哪一个不是亚历山大。竞争的激烈,工作的繁忙,生活的压力,很多人的脸上失去了笑容。就连年幼的学生,也被学习搞得痛不欲生。要不,怎么会出现那么多年纪轻轻的孩子就自我结束宝贵的生命?
轻轻地问一声,如果你尚年轻,当你读了我这篇短文时,你有何感受?童年,又给你留下了那些难以忘怀的记忆?如果你是和我一样,生于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你们是否和我有同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