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19岁不顾外婆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和我爸在一起。每当母亲和我一起回忆,她没有我以前的生活,我俩都会抱头痛哭一场,或许这就是她释放对他们思恋的一种方式吧。
从我有记忆一来,对外公外婆就很陌生,我没出生他们就去世了,听母亲说外公是红军长征的一员,他是熬过了严寒,熬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却没熬过病痛的折磨。母亲没有了父亲的日子过得很艰难,她和外婆俩人住在用泥巴堆砌的房子里,家里的房顶都是用木桩顶住,随时都有可能倒塌的样子。母亲说她小时候最害怕下雨,因为一旦下雨了,泥巴的房子就开始四处漏水,房间里的水都需要母亲一盆一盆往外倒,直到现在我们房子只要一漏雨她躺在床上就睡不着觉,因为那时的回忆就像黑暗的幕布一样,直冲她的脑海里。那时的舅舅和姨妈都有各自的家庭,没有一个人能多余精力帮衬她们,就这样外婆一个人拉扯着母亲,经常的吃完上顿就要想下顿在哪里,她到现在都很喜欢吃菜饭,她说那是美味,在我看来,那是母亲的回忆吧。日子虽苦,我想那时的母亲也是开心的吧。
“那个年代的寡妇,就是要受人欺负的,何况你外婆还带着我,我怎么能不坚强起来呢!”这是母亲对我说的原话,是啊,生活给了母亲太多的磨炼,磨炼出强势的性格,如果人可以选择人生的话,谁不想拿到最好的剧本。母亲很小就辍学了,不是她不够聪明,而是每当老师问她要学费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钱供她上学,她说学费缴不起,班级只有她一个人是站着上课的,对于8岁的孩子来说心里是什么心里状态呢,害怕?羞愧?还是那种无可奈何呢,我想要是外公在的话,应该会全力支持她的吧,有坚强的后盾,母亲的一生应该比现在要丰富多彩。
“我那年16岁,第一次出去打工,是想为自己买一双鞋”母亲笑着对我说着,外婆那时的身体也不是很好了,家里务农的粮食卖了都不够医药费,母亲把自己第一次出去打工,说成是自己有“私欲”,这就是我的母亲,永远都在说“难听”的话,做着暖心的事。
“那时候你外婆啊,非得让我跟一个同村的人结婚,那是第一次我和她反抗,我觉得对方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我就躲到你姑婆婆家待了好几天,我一直不同意,她最后也没办法了,哈哈哈”母亲和我说着,因为年少的这些经历,造就了母亲的敢爱敢恨的性格。
“那时候你外婆去世了,我是怀着你,一个人背着个包,坐了一辆拖拉机来投靠你爸爸了”母亲眼里泛着泪花和我说着。一个人,没有了自己的爸爸和妈妈,断了一切可以思恋的人,那时她坐在拖拉机上心里想着的什么呢,从她说得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中,我感受到了那种情绪。每当我想起这句话,我的悲伤是从心里到达了嗓子,眼泪都是控制不住的流。
“那天晚上天很黑,下着大雪,我一个人穿着单薄的衣服,边走边哭,走到了桥上,从桥上往下看,水很深,我想过没有牵挂从桥上直接跳下去吧,想到了你,我选择了放弃”母亲哽咽着对我说。从刚组建新家庭就要自立门户的那种不知所措,到现在把生活过得游刃有余,她熬过来了。从她生完我,熬夜去码头扛沙袋,去编织厂上夜班,才能养活我的日子,她熬过来了。别人的闲言碎语时刻都在打击她的时候,她也熬过来了。
“我现在有的,别人不一定会有吧,你都成家了有小孩了婚姻也幸福,我们身体都健康,我觉得很幸福,你爸再工作几年,我们就过过俩人的生活了。”母亲望向远方,就好像这句话是说给外婆听的一样。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我最幸运的是选择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