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变一个人不容易,认识自己也很难,但是如果站在旁观者和过来人的角度,就能看清楚很多事情。
人活在世,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个人不同阶段所处的位置也不一样。但是总体有这么几类:做事、做人、坐庄、做局。
做事的人,需要一些聪明和努力,通过自己不懈奋斗给自己谋求一个位置。这个位置对别人有价值,对自己能够养家糊口,我们芸芸众生某种角度来说,还是做事的居多。
尤其是现在工作岗位,不讲究太多人际关系,大家都是上班打卡,那就是提高技能即可。
做人的人,需要的是一些格局和取舍,总体来说是为人处世方面的与众不同。他们的价值不体现于能有多么好的手艺,而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做到面面俱到。说白了,就是知进退,懂取舍。这类人不能扣门,这是最基本的,他们不吝惜让别人占便宜,因为他们懂得不一定哪里就种下了善果。
做庄的人,这个庄多少有一点阴谋诡计之说,但也会利用规则。他们一般都有很强的算计心。可以说做庄之人和做人之人,某些方面是矛盾的,因为你们有没有思考过,做人的过程也是一种“庄”的思维,不过是一种相对善意的。
比如同时获得别人的芳心,做人的人利用的是女孩子的感动而获得,那做庄的就未必了,也许威逼利诱什么都做得出。
这个例子举得不是很恰当,因为很多事情坐庄是没有什么善恶之分的,更多的叫做手段,比如股市中很多庄家。他们的存在其实也意义重大,可以说做庄的思维,更合理的解释是:在规则允许之内,在没有设置规则的蛮荒地带,肆意妄为,不择手段。
做局的人,这个一般都不要想了,普通人没有机会做局,这都是要有一定能量的人才有资格。但是如果放到小圈子内,官大一级压死人,好像也解释的通,但是总感觉有点对不起这个“局”字。比如单位领导给员工穿小鞋,我觉得最多算做庄吧。
而且做局之人,没有善恶对错的判断,他们尊重的是大势所趋,不能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心怀天下,利益最大化。
《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等都有这样的例子,因为他们都是一个时代的产物,那个时代好书很多,提这三本是因为大家比较熟悉。
《水浒中》我们都知道那些好汉充其量就是个做事的,鼓上蚤时迁有偷梁换柱的本事,行者武松有打虎的能耐。但是宋江这种就是会做人的人,论智谋和武力基本都拿不出手,但是人家大方,仗义疏财,听听人家的名号:及时雨、呼保义、孝义黑三郎等等,我没冤枉他,除了文不文武不武,结果还长得丑,要不然怎么叫黑三郎。
但是人家真的是大方,及时雨啊,哪里有难就出现在哪里,这种人对于做事的人是降维打击,真的是一拿一个准。你家里揭不开锅,人家仗义疏财帮了你,你肯定是无以为报愿效犬马之劳。古代的人还是讲义气的居多,其实放到现在义气的人也不少,只是大家困难没那么多了,毕竟吃喝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