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yebo
杨绛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悲欢苦痛。
早年她经历颠沛流离,晚年又饱尝生离死别。但无论处在低谷还是高峰,面对赞美或是诋毁,她始终淡泊从容,活得优雅而通透。
杨绛用她的生活态度和处世智慧告诉我们:遇事的反应中,藏着一个人的见识与格局。
遇急事要静
“处世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正所谓心静则明,人生的很多智慧都藏在沉稳与冷静里。越是情况紧急,越要保持头脑的清醒,沉着应对。
《杨绛传》里记载了这样一件往事。
一天,抗战后期,日伪当局加强了对上海的控制。钱钟书在学校上课,杨绛在家辅导女儿功课。突然佣人慌张地跑进来,说有两个日本人在外面敲门。女儿听后,吓得紧紧抓住妈妈的袖口。杨绛却面不改色,吩咐佣人打开了门。
日本人来后,高声嚷道:“谁是杨绛?”
杨绛淡淡地回答:“我就是。”
他们打量了一下她,说:“明天来一趟宪兵司令部。”说完就走了。
那天晚上,全家人都翻来覆去睡不着。杨绛却像往日一样,倒头就睡,一觉睡到天亮。
到了宪兵司令部,同时被传唤的其他人,全都脸色煞白,坐立不安。杨绛却独自坐在会客厅一角,旁若无人地读起书来。
日本人见她如此淡定,便对她威逼恐吓,问了很多问题,杨绛都从容不迫,应对如流。他们毫无所获,只得客气地将她送到大门口。
原本饱含凶险的一次危机,就这样被化险为夷。
作家米贝尔说:“有恬静的心灵才能够把握自己,有稳定的精神才能够指挥自己。”
生活像一场拳赛,心浮气躁,就容易自乱阵脚。冷静下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才能理性地分析现状,从而有条不紊地解决眼前的麻烦。
《昭徳新编》里说:“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当你遇事能够不慌不忙,平心静气地面对一切。便会发现,生活中所有突如其来的难题,其实都有它的应急方案。
遇难事要熬
杨绛先生一生经历了时代的浮沉变幻,遭遇过人生的种种风霜雨雪。
年轻的时候,时局动荡,一家人的柴米油盐都成了头等大事。为了补贴家用,她当起家庭教师,在离家很远的一所小学代课,每天来回辗转一个多小时。
尽管生活清苦粗粝,杨绛却笔耕不辍,坚持写作。她将沦陷区的苦难悲伤写进剧本,同时也把希望与勇气融入剧情。
到了晚年,她本以为可以过上清闲舒适的生活。却没想到,人生又迎来了生离死别的绝望。
先是女儿钱瑗因肺癌晚期药石无医,仅仅一年多就离开人世。不久后,患了膀胱癌的钱钟书也撒手人寰。
耄耋之年,命运的打击接踵而来。可杨绛坚韧如昔,在最难的岁月里,她忍住锥心之痛,埋头于书斋。一边整理钱钟书遗稿,一边继续创作,最终活出了丰盈的百岁人生。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人生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越细,香得愈浓烈。
你所遇到的所有磨难,熬不住,就是障碍,熬过去,就是更上一层楼的台阶。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一定会熠熠生辉。当你感到特别难的时候,不妨再咬牙坚持会儿,说不定下个路口灯就亮了。
耐住风雨,蹚过泥泞,熬过去,终会变成对生命的另一种成全。
遇顺事要敛
孔子说过:“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格局越大的人,在顺风顺水时,越懂得内敛。
有人赞杨绛是著名作家,她说:“没有这份野心。”
有人说她的作品畅销,她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间。”
2014年,杨绛曾就读的牛津大学艾克塞特建院700周年。学院推选了一批杰出校友为荣誉院士,只有两位女性,杨绛就是其中之一。消息传来,亲友们都为杨绛高兴,中国社科院甚至准备专门为她举行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