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被贬官至人迹罕至的岭南,但他没有日日忧思,何时才能回京。所以才能品尝到“日啖荔枝三百课”的无限乐趣;
蒲松龄科举考试多次落榜,他没有自怨自艾,反而是笔耕不辍,所以才写出了流传至今的《聊斋志异》;
大将军韩信能够忍辱负重,放下“胯下之辱”的痛苦,才得以赚来宝贵的名声,成就人生辉煌。
痛苦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学会放下痛苦才是我们一生必修的课题。
所以我们不妨把那双揭开伤疤的手用来轻抚心灵,用心感受痛苦。接受就是解脱的开始,放下才会收获自由与释放。
不屈服于命运的人,不轻易被打败
阿德勒也曾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说过:“生活的意义就是,跌倒之后,学会如何站起来。”
因为一个人再优秀,如果抗挫折能力差,在人生道路上都很难走远。
作者曾在美国最大的心理健康中心提供治疗服务。
其中,有个从索马里逃亡的男人。敌对的人半夜冲到他的家里,当着他的面杀害了他的父母和儿子,还欺辱了妻子。面对如此悲惨的遭遇,他百般痛苦,经过朋友帮助,才得以逃亡到了难民营。
但作者遇到他的时候,他的身上并没有苦大仇深的影子,更多的是历经千帆的沉着冷静。很显然,他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但并没有向命运低头,整日活在痛苦中,而是努力过好自己的每一天。
有的人经历痛苦的遭遇,就会变得退缩回避、怨天尤人甚至一蹶不振;但有的人不管经历怎样的磨难,都不会被轻易打败。他们依然保持着一往无前、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
著名作家梭罗,28岁前也曾经历一段十分艰难的岁月。那时候,他唯一的亲人重病去世,心仪的姑娘抛弃了他,就连编辑都嫌弃他的稿件,屡屡退稿。这种多重打击让他一度陷入自我怀疑。
后来他生了一场大病,所有人都以为他会怨天尤人,再也爬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