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四川甘孜发生6.8级地震。比起14年前的汶川地震,我们的救援力量更加成熟,灾区报道更加迅速。
震后第一时间,8位记者挺近甘孜泸定县。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报道灾区一线,让人们不禁想起当年那位“一哭成名”的央视记者李小萌。
这位曾经的“央视最美主持人”为何突然离开同城约会易网央视?转型成为网红的她过得怎样了?
李小萌出身富贵,父亲是北京有名的商人,母亲则是大学教授的女儿。
她于1973年在北京出生,从小就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受尽父母宠爱。在这样家庭长大的李小萌自然落落大方,能说会道。
李小萌的母亲对她影响极深,不仅教会李小萌为人处世的道理,还培养她勇于探索新世界的兴趣。
这也为李小萌日后勇敢跳出央视转型埋下伏笔。
其实,李小萌主持人的特质在很小就开始显现。
当同龄人还在扭捏不敢上台时,她就像个小大人一样在舞台上侃侃而谈。不管班级有啥活动,李小萌都是第一个举手报名主持人的。
而李小萌也不负众望,天生的口才和良好的教养让她出色完成每场主持任务,成为老师心中的最佳主持人。
1992年,李小萌高考毕业,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中国传媒大学,成为康辉和李咏的学妹。
四年后,李小萌顺利毕业并进入央视实习。
在外行人的我们看来,在央视实习无疑是个好工作,但其中的辛酸不足以为外人道。
李小萌也有过为十几个人拿盒饭的经历,打扫办公室卫生更是家常便饭。
作为富家小姐的李小萌一没哭二没闹,而是认真完成上级布置的每项任务,抓紧每分每秒磨炼主持能力,终于在《半边天》招人时迎来转机。
《半边天》栏目于1995年正式推出,旨在展现时代女性风采,是央视的品牌栏目,还受到过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关注。
制片人赵淑静在选择新主持人时不敢松懈,她在央视的新生力量中挑选半天,最终看中吃苦耐劳的李小萌。
李小萌在《半边天》栏目组一干就是5年,久而久之,她与赵淑静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也积累了丰富的主持经验。
在之后的日子里,李小萌先后主持《东方时空》《新闻1+1》等大众耳熟能详的栏目,成为央视新的名片。
虽然她没有董卿、周涛的知性大气,但她青春温柔的特质让不少人留下印象。
2003年时值人类登顶珠穆朗玛峰50周年,央视特别节目《中国“2003,站在第三极”》紧急需要一名主持人。
不同以往风雨不侵的演播室,这档栏目的主持人要登上海拔5200米高原全程直播,谁能胜任?
导演赵淑静的目光再次投向已经30岁的李小萌。
李小萌为人本分能吃苦,平日里经常搞些健身活动,还有过海拔4700米的纳木措湖采访的经历。
种种因素加起来,李小萌成了珠峰采访的不二人选。
其实在李小萌出发之前,赵淑静就告知了她此行的危险之处。
攀登珠峰的运动员还能调整状态再上山,负责直播采访的主持人却要一直呆在高海拔地区,大概要生活一个月。
赵淑静坦言,谁都没把握你是否能坚持,也没把握你的身体是否会出现损伤,如果现在提出替身还来得及。
李小萌拒绝了她的建议:“我不要替身,我要一直坚持到观众看着我倒下去。”
在珠峰工作的日子,李小萌不仅要面临生理挑战,还有心理问题。
在这之前,全国都没有高山记者和高山电视人员,大家都只能在摸索中完成工作。
比如每晚八点左右,导演会发给主持人明天的最终台本。但等李小萌背下本子准备好后,第二天天气不行登山计划改变,整个工作都要推翻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