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模式搞得好,到时我们就都能享受到分红咯!”不少成为股民的村民发出由衷赞叹,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
工作队还通过提质改造宝珍小学和老村委会办公楼,进一步盘活村级固定资产,创办村级幼儿园,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5万余元。同时,用足用活现行政策,成立贵头村劳务公司,优先承接各类乡村振兴项目的劳务派遣工作,为村民就近就业增收提供了便利。
一项项有力举措“奏响”了产业发展“最强音”,贵头村老百姓心里装满了甜头。
强村颜 处处有看头
“如今走在家门口的小路上,干净整洁、漂亮美观的景象跃然眼前,比起过去真是大变样了,散步的心情也更加愉悦啦!”在路上散步的村民也逐渐增多。

村中干净整洁的道路。
为提升村庄“颜值”,贵头村先后拆除空心房165座,改厕125座,实施“穿衣戴帽”的房屋158幢,修建村民活动中心,埋设污水管道2公里,实施村主干道“白改黑”2.2公里,硬化路面2.9公里,人行道铺砖1.7公里,修缮祠堂2座,新建公厕2座,安装路灯80余盏,种植绿化树300余株,修建游步道1.5公里、沿河风光带2.2公里……
通过“政府补贴、村级众筹、市派联点单位帮扶、乡贤捐助”等方式筹集150万元资金,用来实施“四小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庭园)建设。
通过这些“精心装扮”,目前,村内已形成何宝珍故居、道县陈树湘红色文化园(4A景区)、何氏宗祠、海龙庙、宝珍小学、贵头大桥、天然浴场、网红鱼鳞坝、连片荷花、彩稻、生态水果采摘园于一体的“多彩贵头”风景区。
贵头村的村容村貌进一步大幅提升,“随手一拍皆是景”在这里变为现实。
强思想 天天有劲头
从“雷打不动”每天开放的农家书屋,到设立新入学大学生网上交友的利弊英语作文奖励制度,营造“好读书、读好书”的学习氛围,到制订村规民约,倡导文明新风尚,让“新事新办”“厚养薄葬”成为贵头村的潮流,再到成立舞蹈队、腰鼓队、篮球队等各类业余活动队,工作队通过这些制度、活动或举措,不仅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也不断潜移默化地改善村民思想。
在工作队多方协调与努力下,全市第一首村歌《一座村庄的故事》也在此“诞生”,这首满载正能量的乡村歌曲,讴歌了“积极向上、健康生活”的新理念,也为乡村振兴工作注入了文艺力量。
此外,在工作队与村“两委”的组织下,广泛开展了“五星户评比”“捐资助学”“九九重阳大联欢”“迎端午·送安康·促振兴包粽子”比赛等活动,为进一步促进凝心聚力、提振村民精气神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老百姓干事劲头与日俱增。

捐资助学活动现场。
“红洑水流着,红故事讲着,一座红色村庄,英雄奋斗着”。正如歌声里所唱的,这座红色村庄的人们,在工作队的正确带领与倾情帮扶下,全体村干村民齐心合力拼搏奋进。贵头村乡村振兴工作已然驶入发展的“高速公路”,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画卷已徐徐铺开,这座以红色为底色、色彩丰富的村庄,正迸发出一股强劲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