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内心很沉静的时候,看东西,往往一目了然。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有太多人忙于奔命。
为了房子、车子、票子、位子,将自己变成高速运转的机器。
在满满当当的日程里,甚至不能慢饮一杯热茶,静听一场秋雨。
于是在熙熙攘攘的焦灼中,变得越来越迷茫和无所适从。
美国开国元勋富兰克林,曾提出过著名的“五小时原则”:
在周一至周五,不管工作多么繁忙,他都会每天给自己留一个小时独处的时间。
因为只有让自己静下来,他才能真正理清思路,看清事情的本质。
有句话讲:“天地间真滋味,唯静者能尝得出。”
世界喧嚣,内心闹腾,都不如沉淀下心情,体会生命本来的宁静。
在静谧中,避开车马喧嚣,于心中修篱种菊。
守静,是一种气度,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独醒。
3
做一个自省的人
陈果曾经讲过《小王子》里的一个故事。
某个星球上的国王对小王子说:
“审判自己比审判别人难多了,一个人若能够审判自己,他一定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于是陈果感慨:“一个人必须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够真正学会如何评价自己。”
静坐观心,真妄毕现。
做人,如果只盯着外界的过错,就永远看不见自身的问题。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年轻时自认才华横溢,但放榜时,却发现自己名落孙山。
于是他责怪老天没有给自己好运气,怪妻子没有在读书时好好约束自己。
他找了所有原因,但偏偏,看不到自己的问题。
反观曾国藩的科考之路,比弟弟更加一波三折。
但他却没有气馁,而是不断反省。
他发现自己的文章过于拘谨,不够大气。
于是着眼问题,下苦功夫精进。后来顺利考中秀才、进士,最后一举成名。
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意思是事情做不成的时候,要多多自我反省。
怨天尤人的人,只会在过失中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