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 遇挫不怒,眼界就广了。
作家李筱懿在书中讲过自己情绪失控的一次经历。
26岁那年,她还是一家公司的业务员。
有次,为了拿下一个很难缠的大客户,她熬了很多个夜晚,写下了缜密的合同。
谁知却被对方一次又一次推翻,她只好一次又一次拿回来重改。
当她再次把熬夜改过的方案提交给客户时,没想到那个客户随意看了一眼,又开始挑她合同上的毛病。
这时她再也忍住不了,对着那个客户大吼:
“你的理由简直是无稽之谈,你以为你是我的财神爷吗?老娘我不伺候了!”
说完撇下客户,自己跑到一个无人地方,嚎啕大哭。
结果,她失去了这个客户,订单也随之泡汤。
这个客户还到处说她的坏话,导致很多老板都不敢找她谈业务,她的业绩直线下滑。
正所谓:一忍可以制百辱,一静可以制百怒。
与其生气,不如争气。
路遥的小说《人生》里,主人公高加林原本有一个从民办教师转为正式老师的机会。
然而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最后竟被村干部的儿子顶替了。
面对不公与欺压,高加林隐忍不发。
因为他深知,没有实力的反击,是最无用的事情。
为了养活自己,他顶着周围人的嘲讽和侮辱,去城里拉茅粪。
一边拉粪,一边苦钻文学,在国内外大事和诗歌文学中,暗自蓄力。
最终,翻身得到了一个铁饭碗的工作,让他在城里挺直了腰杆。
阿拜·库南巴耶夫曾说:“一个人愤怒地大喊大叫,是可笑的;在愤怒中沉默,则是可敬的。”
大发雷霆不是本事,低处蓄力才是远见。
毕竟,如果你见过大海的波涛汹涌,就不会惊讶池塘里的点点水花。
如果你的目标是山顶,就不会被野花野草绊住脚步。

03
- 处低不卑,格局就大了。
前腾讯副总裁吴军的女儿,去麻省理工学院入学前,询问父亲对她有什么期望。
吴军经过慎重思考,对女儿说:“保持乐观,比什么都重要。”
毕竟一个山头翻过来,还会有另一个山头要翻过去。
人活一世,重要的不是寻找一路坦途,而是即便荆棘满地,也要学会自我调节和治愈。
蔡澜有回打车,车里放着花,还有装饰的小摆件,司机师傅全程是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