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接诊了一位小腿骨折(胫骨骨折)的7岁男孩,在小区里被一个大孩子骑自行车撞倒了,虽有疼痛不适,但过一会儿就能够继续玩耍,家长认为问题不大。可到了晚上睡觉时,孩子说腿很疼,整晚睡得不安稳。第二天小腿还出现了轻微的肿胀,孩子不愿意下床,到医院拍了X线片,医生诊断“胫骨骨折”。
看到这里,想必不少负责“溜娃”的家长心有余悸,这种“事故”现场究竟该怎么“验伤”呢,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就要去医院呢?
儿童骨折为何这般“难以捉摸”?
大家可能很好奇,这位小朋友明明骨折了,“事故”发生后为什么还能继续玩耍?一方面,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一点点疼痛可能并不妨碍孩子玩耍。直到夜深人静时,孩子才“专注”地疼。另一方面,骨折的表现确实存在滞后性,“当时没肿起来”、“当时走路没问题”而一天后发现骨折的情况并不少见。且不说家长“验伤”能力有限,哪怕第一时间送诊检查,也有可能查不出来。因此,负责“溜娃”的家长心理压力别这么大。第一现场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咱们尽可能先把“验伤”做好,这是第一件事。
第一件事:现场究竟如何“验伤”?
1. 先明确需立即就诊的情况
如果出现下面的情况,请立即送诊:
- 出现外观畸形;
- 明显的皮下淤血;